【症状】: 帽斑天牛,别名帽斑紫天牛、黑红天牛、花天牛。 危害作物:苹果、山楂、酸枣。 危害症状:成虫少量取食芽、叶;幼虫于枝干皮层、木质部内蛀食、削弱树势。 【病原】: 山西晋城年生l代,以幼虫于隧道内越冬,成虫5月中、下旬发生,白天活动。 【防治方法】: (1)及时剪除衰弱枝、枯死枝条,集中烧毁,以减少虫源。 (2)捕杀成虫。 (3)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势可减轻受害。 (4)试用注干法。
【症状】 : 云斑鳃金龟,云斑鳃金龟学名PolyphyllalaticollisLewis,在我国分布广泛,除西藏、新疆外,各省均有分布。可为害柳树、杨树、松、云杉等多种林木。 【为害特点】 :幼虫咬食幼苗根或地下茎为害,成虫取食叶片,将叶片咬食成缺刻状,导致被害株生长衰弱,甚至死亡。 【形态特征】 : 成虫体长26-41毫米,宽18-23毫。体黑褐色,前翅布满不规则云斑,头端部长方形,布满刻点,密生淡黄及白色鳞片;唇基长方形,前缘及侧缘上翘;触角10节,雄虫柄部3节、7节鳃片长而弯曲,雌虫柄部4节、6节鳃片短而
【症状】: 八点蜡蝉、八点光蝉、桔八点光蝉、咖啡黑褐蛾蜡蝉、黑羽衣、白雄鸡。分布山西、河南、陕西、江苏、浙江、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寄主:茶、油茶、桑、棉、黄麻、大豆、苹果、梨、桃、杏、李、梅、樱桃、枣、栗、山楂、柑桔、咖啡、可可、洋槐等。为害特点:成、若虫喜于嫩枝和芽、叶上刺吸汁液;产卵于当年生枝条内,影响枝条生长,重者产卵部以上枯死,削弱树势。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1.513.5mm,翅展23.526mm,黑褐色,疏被白蜡粉。触角刚毛状,短
【症状】: 苹果梨尺蠖,别名梨步曲。 危害作物:梨、苹果、山楂、海棠、杏及杨等。 危害症状:幼虫食梨花、嫩叶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叶片吃光。 【病原】 : 苹果梨尺蠖年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在河北老熟幼虫于5月上旬开始下树,多在树干四周入土9-12厘米,个别深达21厘米,先作土茧化蛹,以蛹越夏和越冬,蛹期9个多月,第2年早春2、3月越冬蛹羽化为成虫后沿幼虫入土穴道爬出土面,白天潜伏在杂草间或树冠中。雌蛾只能爬到树上,等待雄蛾前来交尾,把卵产在树干阳面缝中或枝干交叉处,少数产于地面土块上。每雌产卵300余粒。卵期10-15天,幼虫孵化后分散为害
【症状】 :油菜苹毛丽金龟ProagoperthalucidulaFaldermann属于鞘翅目,丽金龟科。国内分布广泛,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长江附近,最南到达浙江文城、安徽合肥、河南信阳、四川重庆;东接前苏联,西达甘肃、青海,折入四川、云南。华北、内蒙古、甘肃、青海密度较大。 【为害特点】 :成虫食害蔬菜花和嫩叶,严重影响油菜正常发育。 【形态特征 】 :成虫体长8.9-12.2mm,宽5.5-7.5mm。体型小,呈长卵圆形,背、腹面弧形隆拱。体除鞘翅外黑或黑褐色,具青铜色光泽。鞘翅茶色或黄褐色,半透明,常有淡榄绿色泛光,具9条刻点列,列间尚有刻点散布。臀板短阔三
【症状】 :Setorapostornata(Hampson)鳞翅目,刺蛾科。别名褐刺蛾。分布山东、河北、陕西、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 寄主:茶、桑、柑桔、桃、梨、柿、栗、白杨等。 为害特点:幼虫取食叶肉,仅残留表皮和叶脉。 成虫体长1518mm,翅展3l一39mm,全体土褐色至灰褐色。前翅前缘近2/3处至近肩角和近臀角处,各具1暗褐色弧形横线,两线内侧衬影状带,外横线较垂直,外衬铜斑不清晰,仅在臀角呈梯形。雌蛾体色、斑纹较雄蛾浅。卵扁椭圆形,黄色,半透明。幼虫体长35mm,黄色,背线天蓝色,各节在背线前后各具1对黑点,
【症状】: 蓝目天蛾鳞翅目,天蛾科。又称柳天蛾、柳目天蛾、柳兰目天蛾。 寄主:苹果、李、樱桃、梅、杨、柳等。 为害特点:低龄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稍大常将叶片吃光,残留叶柄。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5-37毫米,翅展66-106毫米,体灰黄色,胸背中央具褐色纵宽带,腹背中央有不明显的褐色中带。触角栉状黄褐色,复眼球形黑褐色。前翅外缘波状,翅基l/3色浅、穿过褐色内线向臀角突伸1长角,末端有黑纹相接,中室端具新月形带褐边的白斑,外缘顶角至中后部有近三角形大褐斑1个。后翅浅黄褐色,中部具灰兰或兰色眼状大斑1个,周围青白色,外围黑色,其上
【症状】 : 卵:白色,长1mm左右、长椭圆形,前端具刻纹。幼虫:老熟幼虫近白色,体长7~8mm,蛆形。前气门前缘有指突17~32个,排成不规则的2至3列。在末节后气门腹侧部分,有1对明显的间突。蛹:体长4~5mm,宽1.5~2mm,褐色,残留幼虫期的前气门和后气门痕迹。在前端前气门之下有1条线缝向后延伸至第1腹节,与该节环形线缝相接,从后胸至腹末各节两侧都有1小节,共9对。成虫:体长5mm左右,黑色,有光泽,头部背面浅褐色,腹面柠檬黄色。中间背板侧缘从肩胛至翅基有黄白色条纹,背板中部有灰色纵纹4条。腹部黑色,有白色带纹,雌虫4条,雄虫3条
【症状】 : 梨叶甲,又称梨金花虫属于鞘翅目,叶甲科。成虫和幼虫取食梨叶片、花瓣、雌雄蕊。 (1)成虫:体型与瓢虫近似。体长8~9mm,背面红棕色,腹面黄褐色。复眼黑色,两眼之间有不规则型黑斑2个;前胸背板有3对同样斑点;每鞘翅上共有四横排斑点,第1、2排各5个,中间2个相互重叠,第4排3个,相互紧靠。 (2)卵。长2.5mm,椭圆形,橘红色,卵堆周围有橘红色黏液圈。 (3)幼虫。头部黑褐色,胴部、胸足灰褐色。各节背板分2个亚节,每节都有一定数目的灰褐色骨化片,排列整齐。 【病原】: 以成虫越冬。4月份成虫出蛰活动,5月份发生1代幼虫,6月份1代成虫产2代
【虫害名称】 :小木蠹蛾 【为害植物】 :山楂、苹果、山荆子等果树,以及早柳、垂柳、白蜡、丁香、白榆、槐、构树等多种树木。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mm~28mm,翅展35mm~58mm,暗灰色至灰褐色。前翅基部2/3色深,密布不很明显的黑色波状横纹;亚缘线黑色,较明显,近前缘分叉呈Y字形。卵长约1.2mm,卵圆形,初产时灰乳白色,后为暗褐色,卵壳表面有许多纵横碎级。未受精卵呈灰黄色,不能孵化。幼虫老熟时体长25mm~40mm,头红褐色,胸、腹部背面浅红色,体背每节前半部有1条深红色宽横纹,后半部有浅红色窄横纹。腹面黄白色。头部褐色,前胸背板深褐色
【虫害名称】 :梨网蝽,别名梨花网蝽,梨军配虫。 【危害作物】 :梨、苹果、海棠、花红、沙果、桃、李、樱桃、山楂等。 【危害症状】 :成、若虫在叶背吸食汁液,被害叶正面形成苍白点,叶片背面有褐色状斑点状虫粪及分泌物,使整个叶背呈锈黄色,严重时被害叶早落。 【病原】 :华北年生3-4代,黄河故道4-5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翘皮缝、杂草及土石缝中越冬,翌年梨树展叶时成虫开始活动,产卵在叶背叶脉两侧的组织内。卵上附有黄褐色胶状物,卵期约15天,若虫孵出后群集在叶背主脉两侧为害。世代重叠。l0月中旬后成虫陆续寻找适宜场所越冬。已知天敌有军配
【虫害名称】 :苹褐卷蛾,别名苹褐卷叶蛾、褐带卷叶蛾、柳曲角卷叶蛾。 【危害作物】 :苹果、梨、桃、樱桃、李、杏、山檀、鼠李以及榆、杨等。 【危害症状】 :幼龄食害嫩叶、新芽,稍大卷叶或平叠叶片或贴叶果面,食叶肉呈纱网状和孔洞,并啃食贴叶果的果皮,呈不规则形凹疤,多雨时常腐烂脱落。 【病原】 : 辽宁、甘肃年生2代,河北、山东、陕西年生2-3代,均以低龄幼虫在树体枝干的粗皮下、裂缝、剪锯口周围死皮内结薄茧越冬,翌年寄主萌芽时出蜇为害嫩芽、幼叶、花蕾,严重的不能展叶开花座果。5月下旬-6月上旬,虫体稍大即吐丝缀2-3片叶形成卷叶,有的
【寄主】 : 包括:桑、构、无花果、白杨、欧美杨、柳、榆、苹果、沙果、樱桃、梨、野海棠、柞、褚、刺槐、树豆、枫杨、批把、油桐、花红、柑桔等。 【形态特征】 :成虫体黑褐色,密生暗黄色细绒毛;触角鞭状;第1、2节黑色,其余各节灰白色,端部黑色;鞘翅基部密生黑瘤突,肩角有黑刺一个。 卵长椭圆形,稍弯曲,乳白或黄白色。幼虫老龄体长60mm,乳白色,头部黄褐色,前胸节特大,背板密生黄褐色短毛,和赤褐色刻点,隐约可见小字形凹纹。蛹体初为淡黄色,后变黄褐色。 【为害特点】 :: 成虫食害嫩枝皮和叶;幼虫于枝干的皮下和木质部内,向下蛀食,隧道内
【症状】: 虫害名称:蟪蛄,别名褐斑蝉、斑蝉、斑翅蝉。 危害作物:苹果、梨、山楂、桃、李、梅、柿、核桃、柑桔等。 危害症状:同蜗源。 【病原】: 约数年1代,以若虫在土中越冬。若虫老熟后爬出地面,在树干或杂草茎上脱皮羽化。成虫于6-7月出现,主要白天活动,多在7-8月产卵,产卵于当年生枝条内,每孔产数粒,产卵孔纵向排列不规则,每枝可着卵百余粒,一般当年孵化,若虫落地入土,刺吸根部汁液。 【防治方法】 : (1)彻底剪除产卵枝烧毁灭卵,结合管理在冬春修剪时进行,效果极好。(2)老熟若虫出土羽化期,早晚捕捉出土若虫和刚羽化的成虫,可供食用。(3
【危害症状】 :苹果蠹蛾原产于欧亚大陆南部,属古北、新北、新热带、澳洲、非洲区系共有种。现已广泛分布于世界6大洲几乎所有的苹果产区,是世界上仁果类果树的毁灭性蛀果害虫。该虫以幼虫蛀食苹果、梨、杏等的果实,造成大量虫害果,并导致果实成熟前脱落和腐烂,蛀果率普遍在50%以上,严重的可达70%100%,严重影响了国内外水果的生产和销售。 【虫害名称】 :苹果蠹蛾,苹果蠹蛾属鳞翅目卷蛾科,杂食性钻蛀害虫,有很强的适应性、抗逆性和繁殖能力,是一类对世界水果生产具有重大影响的有害生物。其存在与发生严重的危害苹果、梨等仁果类水果生产,同时也会
【症状】 :苹果桃小食心虫为害苹果、梨、枣较严重。为害苹果等仁果幼虫多由果实胴部蛀入,蛀孔流出泪珠状果胶,俗称淌眼泪,不久干涸呈白色蜡质粉末,蛀孔愈合成一小黑点略凹陷。幼虫入果常直达果心,并在果肉中乱串,排粪于隧道中,俗称豆沙馅,没有充分膨大的幼果受害多呈畸形、俗称猴头果。为害枣、桃、山楂等多在果核周围蛀食果肉,排粪于其中。被害果品质降低,有的脱落,严重者不能食用,失去经济价值。 【危害作物】 :苹果、花红、海棠、梨、山楂、榲桲、桃、李、杏、枣、木瓜等。 【病原】 :北方年生l-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冬茧越冬,在树干周围一
【症状】 :成虫:体长4.5~5.0 mm,翅展10~11 mm。雌雄蛾形态差异极
【症状】 :苹果圆斑根腐病主要危害植株的根部,多先从根发病,围绕须根形成红褐色圆斑,后扩展到与须根相连的大根,病斑扩大并互相连接,深入木质部,使整段根变黑枯死。果树地上部在4-5月份展叶后,表现症状有四种类型: ①萎焉型:病株在萌芽后整株或部分枝条生长衰弱,叶簇萎焉,叶片向上卷缩,形小而色浅,新梢抽生困难,有的甚至花蕾皱缩不能开花,或开花后不能结果,枝条表现失水状,甚至皮层皱缩或枯死。 ②叶片青干型:在春早或气温较高时,病叶骤然失水青干,多数从叶缘向内发展,或沿主脉向内扩展,在青干与健全组织分界处有明显的红褐色晕带,严重
【症状】 :苹果圆斑根腐病主要危害植株的根部,多先从根发病,围绕须根形成红褐色圆斑,后扩展到与须根相连的大根,病斑扩大并互相连接,深入木质部,使整段根变黑枯死。果树地上部在4-5月份展叶后,表现症状有四种类型: ①萎焉型:病株在萌芽后整株或部分枝条生长衰弱,叶簇萎焉,叶片向上卷缩,形小而色浅,新梢抽生困难,有的甚至花蕾皱缩不能开花,或开花后不能结果,枝条表现失水状,甚至皮层皱缩或枯死。 ②叶片青干型:在春早或气温较高时,病叶骤然失水青干,多数从叶缘向内发展,或沿主脉向内扩展,在青干与健全组织分界处有明显的红褐色晕带,严重
【病虫害名称】 :苹果龟甲鞘翅目,铁甲科。 【别名】 :苹果台龟甲、二星龟甲、苹果叶甲。 【寄主】 :苹果、梨、桃、李、樱桃、柑桔等。 【为害特点】 :成、幼虫食叶,低龄幼虫食叶肉残留表皮,日久变黄干枯,高龄幼虫和成虫食叶成缺刻与孔洞。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5-6.2毫米,宽4.2-5.3毫米,近圆形,前胸背板和鞘翅的边缘扩大平展呈片状称敞边,敞边内隆起部称盘区,貌视体扁平、背中部隆起。背面颜色变异较大,活虫多为绿、黄绿色,越冬期多呈淡黄至黄褐色,有光泽。敞边半透明,盘区黑褐色,鞘翅中部有1明显的淡色x纹,由隆脊形成,鞘翅敞边
黑绒金龟MaladeraorientalisMotschulsky鞘翅目鳃金龟科,又称东方金龟子、天鹅绒金龟子、姬天鹅绒金龟子、黑绒金龟子。为害苹果、梨、山楂、桃、杏、枣等149种植物。各地均有发生。 【症状】 :以成虫食害嫩芽、新叶和花朵。 【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7~10毫米。体黑褐色,被灰黑色短绒毛。(2)卵。椭圆形,长径约1毫米,乳白色,有光泽,孵化前色泽变暗。(3)幼虫。老熟幼虫体长约16毫米,头部黄褐色,胴部乳白色,多皱褶,被有黄褐色细毛,肛腹?片上约有28根刺,横向排列成单行弧状。(4)蛹。体长约6~9毫米,黄色,裸蛹,头部黑褐色。成虫食嫩叶,芽及花
【症状】 :两病均发生在苹果果皮外部,影响果实外观,降低食用和经济价值。苹果蝇粪病又称污点病,在果面形成由十数个或数十个小黑点组成的斑块,黑点光亮而稍隆起,小黑点之间由无色菌丝沟通,形似蝇粪便,用手难以擦去,也不易白行脱落。苹果煤污病在果面产生棕褐色或深褐色污斑,边缘不明显,似煤斑,菌丝层很薄用手易擦去,常沿雨水下流方向发病,农民称之为水锈。苹果蝇粪病和煤污病常混合发生,症状复杂,不易区分。但常见症状为:果皮表生黑色菌丝,上生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或菌核;小黑点组成大小不等的圆形病斑,病斑处果粉消失。必要时可通过镜
【虫害名称】 :苹果鞘蛾,别名苹果筒蛾、苹果黑鞘蛾、黑鞘蛾、筒蓑蛾等。 【危害作物】 :苹果、梨、海棠、山楂、桃、李、樱桃等。 【危害症状】 :初龄幼虫潜叶为害,稍大后结鞘体居其中附着在叶背或芽上,取食时先咬破表皮成一小孔,并以此孔为中心向周围取食,残留上表皮,日久食痕成为圆形枯斑。亦有食成孔洞者。在叶面上为害者,常食成较大的孔洞。 【生活习性】 :年生l代,以幼虫在枝干上护鞘内越冬,翌春寄主发芽后越冬幼虫开始为害芽叶,4月下旬至5月老熟在护鞘里化蛹。5-6月成虫羽化,羽化后不久即可交配产卵。初孵幼虫潜叶为害,稍大结护鞘体居中
【虫害名称】 :六星吉丁虫 【别名】 :溜皮虫,串皮虫。 【目科】 :鞘翅目,吉丁虫科。 【分布】 :上海、山东、天津、河北、江苏、湖南、宁夏、甘肃陕西、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区。 【危害对象】 :梅花、樱花、桃花、海棠、无角枫等花本。 【危害征状】 :以幼虫蛀食皮层及木质部,严重时,可造成整株枯死。 【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10~13毫米,墨绿色,有紫黑色光泽。头部带青蓝色,头顶中央有细的纵隆脊线。前胸有细的横皱纹,鞘翅有纵脊线。每一翅面上有排列成一行的3个白色圆形凹斑。(2)幼虫:体长16~26毫米,体扁平。前胸背板横椭圆形,后方
苹白小卷蛾(学名:Spilo nota ocellana)又称苹果白卷叶蛾、苹白卷蛾等,属鳞翅目卷叶蛾科。该昆虫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华北地区分布最多。苹白小卷蛾主要危害苹果、梨、槟沙果等作物,为主要农业害虫。 【体形特征】: 体形特征 成虫形态特征 体长7mm,翅展15mrn,头胸部暗褐色,腹部淡褐或灰褐色;触角丝状;复眼球形黑色。前翅长而宽呈长方形,中部白色;基斑、中带和端纹暗褐色:基斑清楚,中带前半截不明显,后半截在后缘上方呈三角形、黑蓝色略具光泽,端纹近圆形,中间有3个黑点;三角形与端纹斑之间银灰色;前缘上排列有白色钩状纹多对;近外缘有5~6
【病虫害名称】 :苹白卷蛾 【学名】 :鳞翅目,卷蛾科。 【别名】 :苹果白卷叶蛾、苹白小卷蛾、白卷叶蛾、白小卷叶蛾、苹芽小卷叶蛾、苹果芽虫等。 【寄主】 :苹果、梨、槟沙果、海棠、桃、杏、李、樱桃、山楂、榲桲等。 【为害特点】 :幼虫食芽、花蕾或叶、常把其中1片叶的叶柄咬断,致卷叶团中有1片枯叶,是别于其他种的重要特征。此外尚可缠缀花蕾为害,且有的幼虫蛀入顶芽或花芽内越冬。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7毫米,翅展15毫米,头胸部暗褐色,腹部淡褐或灰褐色;触角丝状;复眼球形黑色。前翅长而宽呈长方形,中部白色;基斑、中带和端纹暗褐色:
【虫害名称】 :盗毒蛾,别名桑毒蛾、黄尾毒蛾、金毛虫等。 【危害作物】 :苹果、梨、桃、李、杏、山楂、柑桔、樱桃、柿、栗等。 【危害症状】 :幼虫食害芽、叶,将叶食成缺刻或孔洞,甚至食光,仅留叶脉。 【生活习性】 :东北、华北年生2代,华东3-4代,华南5-6代,均以3、4龄幼虫结茧在树干裂缝、翘皮缝或枯叶间越冬。在2代区,翌春4月果树发芽时越冬幼虫破茧而出,为害嫩芽和叶片,5月中旬开始老熟结茧化蛹,6月上旬陆续羽化为成虫,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卵成块产于叶背或枝干上,每雌可产卵200-500粒,卵期7天左右。初孵幼虫先聚集叶背取食叶肉,3
【虫害名称】 :梅木蛾,别名五点梅木蛾、樱桃堆砂蛀蛾、卷边虫等。 【危害作物】 :苹果、樱桃、梅、梨、葡萄、李、桃等。 【危害症状】 :初孵幼虫在叶上构筑一字形隧道,居中咬食叶片组织,2-3龄幼虫在叶缘卷边,食害两端叶肉,老熟后切割叶缘附近叶片。把所切一块叶片卷成筒状,一端与叶连着,幼虫居中化蛹。 【生活习性】 :陕西一带年生3代,以初龄幼虫在翘皮下、裂缝中结茧越冬。翌年寄主萌动后,出蜇为害,5月中旬化蛹,越冬代成虫于5月下旬始见,6月下旬结束,成虫喜把卵产在叶背主脉两翼,散产。卵期约10天。6月上-7月中旬进入一代幼虫发生为害期,
金纹细蛾 是苹果园中常见的一种潜叶害虫,分类属性:鳞翅目,细蛾科。北方各省一年发生5代,河南中部地区发生6代。金纹细蛾幼虫会从叶背开始侵蚀,食用肉叶,形成椭圆形的虫斑,此时叶背表皮褶皱萎缩,叶片向背面弯曲。叶片正面呈现黄绿色网眼状虫斑,俗称开纱窗,内有黑色虫粪。虫斑常发生在叶片边缘,严重时布满整个叶片。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果树落叶后清除落叶,集中烧毁,消灭越冬蛹;科学修正树冠下生长的根蘖苗;在成虫羽化期,可以在果园中放上几盆清水,诱杀成虫。 2、药剂防治。防治的关键时期是各代成虫发生盛期。其中在第1代成虫盛发期喷药,
苹果全爪螨防治技术具体有哪些,想学习苹果全爪螨防治技术需要先了解这种病害的特征和为害特点。 比较有效的防治农药有以下几种:三氯杀螨醇 噻螨酮 四螨嗪 水胺硫磷浏阳霉素 苯丁锡 应用作物: 水果类作物: 苹果梨桃樱桃杏 花卉类作物:海棠 水果类作物:李山楂葡萄 干果类作物:板栗核桃 学名 Pano nychus ulmi (Koch),别名苹果红蜘蛛,榆全爪螨。属蜱螨目,叶螨科。广泛分布于我国的辽宁、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江苏、湖北、四川、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北京等省(区、市)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印度、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新西兰及欧洲等地。 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