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盗毒蛾

    【虫害名称】: 盗毒蛾,别名桑毒蛾、黄尾毒蛾、金毛虫等。 【苹果盗毒蛾危害作物】: 苹果、梨、桃、李、杏、山楂、柑桔、樱桃、柿、栗等。 【苹果盗毒蛾危害症状】: 幼虫食害芽、叶,将叶食成缺刻或孔洞,甚至食光,仅留叶脉。 【苹果盗毒蛾特征描述】: 成虫雌体长18~20mm,雄体长14~16mm,翅展30~40mm。触角干白色,栉齿棕黄色;下唇须白色,外侧黑褐色;头、胸、腹部基半部和足白色微带黄色,腹部其余部分和脏毛簇黄色;前、后翅白色,前翅后缘有两个褐色斑,有的个体内侧褐色斑不明显;前、后翅反面白色,前翅前缘黑褐色。 卵 直径0.6~0.7mm,圆锥形,中央凹陷,桔黄色

  • 苹果巢蛾

    【苹果巢蛾形态特征】: 苹果巢蛾属于鳞翅目、巢蛾科。 成虫,白色,有丝质光泽,体长10毫米,翅展22毫米。复眼黑色,触角丝状黑白相间。胸部背面有5个黑点,前翅白色,狭长形,上有3排小黑点,后翅银灰色,内缘缘毛很长。雌成虫腹部末端毛丛左右分开,产卵管向外突出,雄成虫腹部细小,末端毛丛紧密。 卵,扁椭圆形,白黄色,卵块呈鱼鳞状,每块30~40粒,上面覆盖红褐色粘性物,干后形成卵鞘。 幼虫,体长18~20毫米,暗褐色。前胸背板、胸足、臀板均为黑色,胸、腹部各体节两侧各有黑斑一个,上生黑毛。 蛹,体长10~12毫米,黄褐色,尾部有刺毛数根。 茧,

  • 苹果梅木蛾

    【苹果梅木蛾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6~7mm,翅展16~20mm,体黄白色,下唇须长上弯,复眼黑色,触角丝状,头部具白鳞毛,前胸背板覆灰白色鳞毛,端部具黑斑1个。前翅灰白色,近翅基1/3处具1近圆形黑斑,与胸部黑斑组成5个大黑点。前翅外缘具小黑点一列。后翅灰白色。 卵长圆形,长径0.5mm,米黄色至淡黄色,卵面具细密的突起花纹。 幼虫体长约15mm,头、前胸背板赤褐色,头壳隆起具光泽。前胸足黑色,中、后足淡褐色。 蛹长8mm左右,赤褐色。 【苹果梅木蛾生活规律】: 陕西年生3代,以初龄幼虫在翘皮、裂缝中结茧越冬。翌年寄主萌动后,出蛰为害。5月中旬化蛹

  • 苹果柳干木蠹蛾

    【苹果柳干木蠹蛾形态特征】: (1)成虫: 体长25~40mm,雄蛾翅展45~60mm,雌蛾70~85mm。体和前翅灰褐色,前翅外缘及中央淡灰色,翅面密布许多黑褐色条纹。雌虫体长25~40mm,翅展~87mm;雄虫体长23~34mm,翅展52~68mm,体粗壮,灰褐色,前翅灰褐色,翅面密布许多黑褐色条纹,亚外缘线色、明显,外横线以内中室至前缘处呈黑褐色大斑是该种明显特征。后翅浅灰色,翅面无明显条纹。成虫翅缰由11~17根硬鬃组成。中足胫节1对距后足胫节2对距,中距位于端部14处,后足基跗膨大,中垫退化。 (2)卵: 椭圆形,长约1.5mm,初产灰白色,渐变为褐色至深褐色,表面

  • 苹果透翅蛾

    【苹果透翅蛾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18毫米,全体黑色并有蓝色光泽,外形极似蜂类。前翅狭长,中部透明,腹部4-5节背面各有一黄色横带。 幼虫:体长20-25毫米,头黄褐色,胸腹部乳白色中线淡红色,胸足3对,腹足4对,臀足1对。 卵:长0.5毫米,扁椭圆形,黄白色,产在树干粗皮缝及伤疤处。 【苹果透翅蛾生活规律】: 1年发生1代,以3~4龄幼虫在树干或主枝被害处皮层下的虫道中结茧越冬。翌年4月上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继续蛀食危害。5月上中旬幼虫老熟,在被害部位咬一圆形羽化孔,但不咬破表皮,然后吐丝缀连虫粪和木屑,做长椭圆形茧化蛹。蛹期10~

  • 苹果旋纹潜叶蛾

    【苹果旋纹潜叶蛾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2.5毫米,翅展6-6.5毫米,体和前翅银白色。头顶丛生粗毛,触角丝状浅褐色与体近等长。前翅短阔披针形,端半呈金黄色,上具褐色或黑色斜纹7条,臀角处具长卵形黑斑1个,斑中央生银白色小点,称其为黑色孔雀斑,缘毛长灰色,翅端具黑缘毛3束。后翅浅褐色狭长,缘毛灰白色甚长。足银白色,外侧具金属光泽。卵椭圆形略扁平,上具网状脊纹,长0.27毫米,浅绿色至灰白色,半透明有光泽。幼虫体长4.7-5.5毫米,黄白色微绿略扁平。头褐色较大,胴部节间细,貌似念珠状。前胸盾具黑色长斜斑2块,后胸、第l、2腹节两侧各具棒

  • 苹果淡褐巢蛾

    【苹果淡褐巢蛾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5毫米,翅展10-12毫米,体灰白色,头部密布白色鳞毛,多而长、似冠毛。触角褐白相问。前翅灰白色,夹杂无数褐色鳞片,从前缘中部向后缘有一条色泽较深的褐色斑带,前缘顶角具一白斑,后翅缘毛长,呈浅褐色。卵椭圆形,长0.6毫米,扁平、淡绿色、半透明。幼虫体长约l0毫米,头淡褐色,体背中央有一条黄色,两侧亚背线各为一枣红色条纹,腹面淡黄色,胸足呈黑白相间的环节状,腹足趾钩多序环,48-52个。蛹体长约5.5毫米、黄褐色、臀棘4根。体被白色纺锤状茧,茧长约6毫米,白色、丝质。 【苹果淡褐巢蛾生活史及习性】:

  • 苹果金纹细蛾

    【苹果金纹细蛾形态特征】: 属鳞翅目细蛾科昆虫。成虫:体较小,体长约2.5毫米,翅展约6.5毫米,复眼黑色,触角丝状,全身金黄色。头部银白色,顶端有两丛金色鳞毛,体背与前翅为黄褐色并闪金光。前翅基部有3条白色和褐色相间的放射状条纹。第1条沿前缘平伸,端部向下弯曲而尖,第2条在翅中室,端部向上弯,第3条沿缘平伸,末端向上弯曲。前翅端部前缘有一爪状纹。卵:扁椭圆形,长径为0.3毫米,乳白色,半透明,有光泽。幼虫:呈细纺锤形,体稍扁,黄色。胸足较腹足发达,腹足不发达,第4对退化。蛹:梭形,黄褐色,前端色深。翅、触角、第三对足先端裸露。

  • 苹果大青叶蝉

    大青叶蝉是为害苹果、梨、桃、李、杏等多种果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虫在枝干处产卵刺破枝条表皮,造成枝条失水而枯死,尤以1~5年生幼树和果粮果菜间作的果园为害严重。 【苹果大青叶蝉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7.5-10毫米。身体青绿色,其中头部、前胸背板及小盾片淡黄绿色;头的前方有分为两半的褐色皱纹区,接近后缘处有一对不规则的长形黑地。前胸背板的后半呈深绿色。前翅绿色并有青蓝色光泽,前缘色淡,端部透明,翅脉黄褐色,具有淡黑色窄边。后翅烟黑半透明 足橙黄色,前、中足的跗爪及后足腔节内侧有黑色细纹, 后足排状刺的基部为黑色。 【苹果大青叶蝉

  • 苹果黑蚱蝉

    黑蚱蝉又名蚱蝉、知了、属同翅目,蝉科。在豫西苹果产区发生普遍。是危害苹果树的一种主要害虫。 【苹果黑蚱蝉形态特征】: 黑蚱蝉成虫体色漆黑,有光泽,长约46mm,翅展约124mm;中胸背板宽大,中央有黄褐色X形隆起,体背金黄色绒毛;翅透明,翅脉浅黄或黑色,雄虫腹部第1-2节有鸣器,雌虫没有。栾椭圆形,乳白色。若虫形态略似成虫,前足为开掘足,翅芽发达。 【苹果黑蚱蝉发生规律】: 多年发生一代,以若虫在土壤中或以卵在寄住枝干内越冬。若虫在土壤中刺吸植物根部,为害数年,老熟若虫在雨后傍晚钻出地面,爬到树干及植物茎杆上脱皮羽化。成虫栖息在树干

  • 苹果绿盲蝽

    【苹果绿盲蝽形态特征】: 绿盲蝽成虫体卵圆形,黄绿色,体长5毫米左右,宽2.2毫米;触角绿色;前翅基部革质、绿色,端部膜质、灰色、半透明。若虫体绿色,有黑色细毛,翅芽端部黑色。 【苹果绿盲蝽发生习性】: 绿盲蝽年发生4~5代,以卵越冬。第二年4月中旬果树花序分离期开始孵化,4月下旬是顶芽越冬卵孵化盛期,孵化的若虫集中危害花器、幼叶。5月中旬是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也是集中为害幼果的时期。交配产卵,为害繁殖三至四代,末代成虫于10月陆续迁回果园,产卵于果树的顶芽,进行越冬。绿盲蝽从早批叶芽破绽开始为害直到6月中旬,其中以展叶期和小幼

  • 苹果八点广翅蜡蝉

    【苹果八点广翅蜡蝉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1.5~13.5毫米,翅展23.5~26毫米;黑褐色,疏被白蜡粉;触角刚毛状,短小,单眼2个,红色;翅革质密布纵横脉,呈网状,前翅宽大,略呈三角形,翅面被稀薄白色蜡粉,翅上有6~7个白色透明斑,后翅半透明,翅脉黑色,中室端有一小白色透明斑,外缘前半部有1列半圆形小的白色透明斑,分布于脉间;腹部和足褐色。卵长1.2毫米,长卵形,卵顶具一圆形小突起,初为乳白色渐变淡黄色。若虫体长5~6毫米,宽3.5~4毫米,体略呈钝菱形,翅芽处最宽,暗黄褐色,布有深浅不同的斑纹,体疏被白色蜡粉。 【苹果八点广翅蜡蝉生活习

  • 苹果球蚧

    【苹果球蚧形态特征】: 成虫雌体长4.5~7毫米,宽4.2~4.8毫米,高3.5~5毫米,产卵前体呈卵形,背部突起,从前向后倾斜,多为赭红色,后半部有4纵列凹点;产卵后体呈球形褐色,表皮硬化而光亮,虫体略向前高突,向两侧亦突出,后半部略平斜,凹点亦存,色暗。雄体长2毫米,翅展5.5毫米,淡棕红色,中胸盾片黑色;触角丝状10节,眼黑褐色;前翅发达乳白色半透明,翅脉1条分2叉;后翅特化为平衡棒。腹末性刺针状,基部两侧各具1条白色细长蜡丝。卵长0.5毫米、宽0.3毫米,卵圆形淡桔红色被白蜡粉。若虫初孵扁平椭圆形,体长0.5~0.6毫米,桔红或淡血红

  • 苹果小吉丁

    【苹果小吉丁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5-10毫米,全体紫铜色,有光泽。头部短而宽,前端呈截形,翅端尖削,体似楔状。 幼虫:体长15-22毫米,体扁平。头部和尾部为褐色,胸腹部乳白色。头大,大部入前胸。前胸特别宽大,中胸特

  • 苹果全爪螨

    【苹果全爪螨形态特征】: 雌成螨 体长0.4毫米,半圆球形,背部隆起。红色至暗红色。背生13对粗长的刚毛,着生在黄白色毛瘤上。雄成螨 体长0.3毫米,卵圆形,腹部末端尖削。初为桔红色,后变深红色。卵为球形稍扁,夏卵桔红色,冬卵深红色。顶端生一根短毛。幼螨、若螨 幼螨圆形,桔红色,背部有刚毛、足3对。若螨体形似成螨,可区分雌雄、足4对。 【苹果全爪螨生活习性】: 苹果全爪螨在辽宁、内蒙古地区一年发生6代左右;在河北、河南、山东地区一年发生8代左右;在上海、江苏、浙江地区一年发生10代左右。以滞育卵(冬卵)在2~4年的枝条分权、伤疤、茅腋

  • 苹果粒肩天牛

    【苹果粒肩天牛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34~46毫米,黑色。密被黄褐色绒毛。头顶隆起,中央有一条纵沟。触角11节,比体稍长,各节顺次细

  • 苹果六斑吉丁虫

    【苹果六斑吉丁虫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约11mm,体背面黑褐色,每个鞘翅上各有3个金属色圆斑。(2)幼虫:体扁平,老熟时体长16~26mm前胸特别大,背板具人形沟纹。 【苹果六斑吉丁虫发生规律】: (1)发生世代:一年发生1代。(2)越冬及初次虫源:以幼虫越冬来年4月底化蛹,5~6月羽化为成虫。 【苹果六斑吉丁虫为害症状】: 成虫取食嫩叶,幼虫取食枝干,多在近地面25cm处为害初龄幼虫在树皮下韧皮部及木质部之间取食为害,老熟幼虫进入木质部内为害,为害处有老皮变暗褐色或黑色,并伴有少量酱褐色胶液及细小粪粒,皮下则形成不规则扁平虫道,内充塞黑褐色

  • 苹果光肩星天牛

    【苹果光肩星天牛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7.5~39毫米,宽5.5~12毫米,体黑略带紫铜色具金属光泽。触角丝状11节,第1、2节黑色,其余各节端部2/3黑色,基部l/3具淡蓝色绒毛,故触角呈黑、淡兰相间的花纹。鞘翅基部光滑,表面各具20多大小不等的白色毛斑,略呈不规则的5横列。头部和体腹面被银灰和蓝灰色细毛。 卵 长椭圆形,长5.57毫米微弯,初乳白,孵化前淡黄色。 幼虫 体长50一60毫米,头大部分缩入前胸内,外露部分深褐色,体乳白至淡黄白色,前胸背板后半部具褐色凸字形斑纹,凸顶中间有l纵裂缝;腹板的主腹片两侧无锈色卵形针突区,一点是与星天牛

  • 苹绕实蝇

    【苹绕实蝇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5mm,黑色,有光泽,头部背面淡褐色,腹部柠檬黄色。中胸背板侧缘白色条纹,背板中部有灰色纵纹4条。腹部黑色有白色带纹,雌虫4条,雄虫3条。翅透明,有4条明显的黑色斜行带纹,第1条在后缘和第2条合并,而2~4条又在翅的前缘中部合并。因而在翅的中部看不到一个横贯全翅的透明区(这是与其近似种的主要区别)。(2)卵。长椭圆形,前端有雕刻纹。(3)幼虫。成长幼虫体长7~8mm,近白色,长椭圆形,前端小后端大。口钩黑色,1龄幼虫的口钩下侧有明显的爪状突起,2龄突起较小,3龄突起消失。3龄幼虫的前气门扇形,前缘有17~23

  • 苹果薄翅锯天牛

    【苹果薄翅锯天牛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7-39毫米,漆黑色,带紫铜色光泽。前胸背板有皱纹和刻点,两侧各有一个棘状突起。翅鞘上有十几个白色斑纹,基部光滑,无瘤状颗粒。 卵:长5.5毫米,长椭圆形,稍弯曲,乳白色;树皮下见到的卵粒多为淡黄褐色,略扁,近黄瓜子形。 幼虫:体长50-60毫米,乳白色,无足,前胸背板有凸形纹。蛹:体长30毫米,裸蛹,黄白色。 【苹果薄翅锯天牛生活习性】: 2-3年l代,以幼虫于隧道内越冬。寄主萌动时开始为害,落叶时休眠越冬。6-8月间成虫出现。成虫喜于衰弱、枯老树上产卵,卵多产于树皮外伤和被病虫侵害之处,亦有在枯

  • 苹果黄蚜

    【 苹果黄蚜寄主 】: 寄主有苹果、梨、桃、李、杏、槟沙果、海棠、樱桃和山楂等果树。 【苹果黄蚜形态特征】: 无翅胎生雌蚜体长约1.5毫米,黄色或黄绿色。腹管中等长,圆柱形,末端渐细。头、腹眼和腹管黑色。有翅胎生雌呀较小,头胸和腹管黑包,腹部黄绿或绿色,两侧有黑斑。卵椭圆形,两端微尖,长约0.6毫米,漆黑色。若虫鲜黄色,触角、足和腹管均为黑色。 【苹果黄蚜发生特点】: 苹果黄蚜在我省中部一般年发生15代左右,以卵在枝条芽铡或裂皮缝隙内越冬。次年4月上旬开始孵化,中旬为盛期。本代为无翅雌蚜,若虫和成虫群集在芽和新梢上吸食汁液。下一代

  • 苹果小青花金龟

    【苹果小青花金龟形态特征】: 成虫:体中型,体长13毫米左右,宽6~9毫米,长椭圆形稍扁,背面暗绿或绿色至古铜微红及黑褐色,变化大,多为绿色或暗绿色,腹面黑褐色,具光泽,体表密布淡黄色毛和点刻。头较

  • 苹毛丽金龟

    【苹毛丽金龟形态特征】: 成虫体卵圆形,长10mm左右。头胸背面紫铜色,并有刻点。鞘翅为茶褐色,具光泽。由鞘翅上可以看出后翅折叠之V字形。腹部两侧有明显的黄白色毛丛,尾部露出鞘翅外。后足胶节宽大,有长、短距各1根。 卵椭圆形,乳白色。临近孵化时,表面失去光泽,变为米黄色,顶端透明。 幼虫体长约15mm,头部为黄褐色,胸腹部为乳白色。蛹长12.5~13.8mm,裸蛹,深红褐色。 【苹毛丽金龟发生规律】: 苹毛丽金龟在我国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中30~50cm处的蛹室中越冬。成虫3月下旬至5月中旬出土活动,危害盛期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在果树开花期,成

  • 苹果红蜘蛛

    为害苹果的红蜘蛛主要是山楂红蜘蛛。山楂红蜘蛛一年发生5-9代,高温干旱持续时间长的年份发生代数较多,反之则少。以受精的冬型雌成螨在树皮裂缝、老翘皮下越冬,数量多时也有在根颈周围土壤缝隙内、落叶下、杂草间越冬的。 【形态特征】: 雌成螨体红色,取食后暗红色。体长约0.45毫米,圆形,体背隆起,有13对刚毛。雄成螨初为浅橘红色,取食后变为深橘红色。被害树叶片易脱落,果重减轻,对产量、质量及次年的花芽影响较大。 【发病特点】: 一年发生6-10代,以卵越冬。4月底至5月初开始孵化,孵化期非常整齐,至第五天几乎全部孵化结束。第一代产卵于5月下

  • 苹黑痣小卷蛾

    【苹黑痣小卷蛾形态特征】: 成虫 翅展12~15mm,前翅深灰色,翅端尖部呈锯齿状,翅上生有深锈褐色或黑色斑点,前缘具几条白陷线。后翅灰色。 卵 椭圆形扁平,卵长0.7mm,初白色半透明,后变黄至红色。 幼虫 体长10~12mm,黄褐色,末端具4个似刺的壳针,肛缝后具小隆起。 【苹黑痣小卷蛾为害特征】: 幼虫卷食叶的上表皮和叶肉,仅留叶背表皮,或把新梢的幼嫩部卷合,居中为害。 【苹黑痣小卷蛾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果树休眠期彻底刮除树体粗皮、翘皮、剪锯口周围死皮,消灭越冬幼虫;诱杀:树冠内挂糖醋液诱盆诱集成虫,配液用糖:酒:醋:水为1:1:4:1

  • 苹异银蛾

    【苹异银蛾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6mm,头和胸部淡黄白色。翅展14~16mm,翅尖有一明显小白点。前后翅均有长缘毛。前翅后缘基半部有银白色条斑。卵长椭圆形,横卧式,长径为0.4~0.5mm。表面有蜂窝状刻纹,初产时淡肉红色,将孵化时一端呈灰褐色。老熟幼虫体长7~9mm。体背绛红色,腹面淡灰绿色,除头、胸足、前胸背板中部及臀板褐色外,腹部第九节背面还有2个褐色长形骨片,肛足基部外侧也环绕有褐色骨片,这是与其他几种食心虫最显著的区别。蛹长4~5mm,黄褐色,腹末有4个短刺和4根臀棘。茧长约8mm,梭形,白色,共2层,内层茧致密,外层茧沙网状。 【

  • 苹果大卷叶蛾

    【苹果大卷叶蛾形态特征】: 成虫形态特征: 体长10~13mm,翅展24~30mm,体浅黄褐至黄褐色略具光泽,触角丝状,复眼球形褐色。前翅呈长方形,前缘拱起,外缘近顶角处下凹,顶角突出。后翅灰褐或浅褐,顶角附近黄色。雄体略小,头部有淡黄褐鳞毛。前翅近四方形,前缘褶很长外缘呈弧形拱起,顶角钝圆,前翅浅黄褐色,有深色基斑和中带,前翅后缘1/3处有一黑斑,后翅顶角附近黄色,不如雌明显。 卵形态特征: 扁椭圆形,深黄色,近孵化时稍显红色。卵拉排列成鱼鳞状卵块。卵粒较棉褐带卷蛾大而厚。 幼虫形态特征: 体长23~25mm。幼龄幼虫淡黄绿色,老熟幼虫深

  • 苹果黄斑卷叶虫

    【苹果黄斑卷叶虫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7~9mm。分冬、夏2型型。夏型成虫前翅金黄色,有银白色鳞状突起斑,后翅灰白色,冬型成虫前翅暗褐色,后翅灰褐色。卵: 扁椭圆形,长约O.8mm,淡黄白色,半透明,近孵化时,表面有一红圈。卵初产时为乳白色,第2天变淡黄绿色。近孵化时,卵壳色变淡,透过卵壳,可见黑色头壳和新月形躯体集中于卵的一侧。幼虫: 幼虫:小时淡黄色,大时绿色,体长 20~22 cm,头和前胸背板黑到黄褐色。 蛹: 体黑褐色,长9~11mm,头顶端有一角状突起,基部两侧各有2个瘤状突起。 【苹果黄斑卷叶虫生活习性】: (1)成虫: 成虫常借蛹

  • 苹果黄斑长翅卷叶蛾

    黄斑卷叶蛾又名黄斑长翅卷蛾,属鳞翅目卷叶蛾科。各地均有发生,主要为害苹果、桃、杏、李、山楂等果树。在苗圃及苹果与桃、李等果树混栽的幼龄果园发生较多。 【苹果黄斑长翅卷叶蛾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7~9毫米。夏型成虫前翅金黄色,上有银白色鳞毛丛,后翅灰白色,复眼红色。冬型成虫前翅暗褐色,后翅灰褐色,复眼黑色。(2)卵:扁椭圆形,长约O.8毫米,淡黄白色,半透明,近孵化时,表面有一红圈。(3)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2毫米,绿色,头黄褐色。(4)蛹:体黑褐色,长9~11毫米,头顶端有一角状突起,基部两侧各有2个瘤状突起。 【苹果黄斑长翅卷叶蛾

  • 苹果小吉丁虫

    【苹果小吉丁虫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5-10毫米,全体紫铜色,有光泽。头部短而宽,前端呈截形,翅端尖削,体似楔状。 幼虫:体长15-22毫米,体扁平。头部和尾部为褐色,胸腹部乳白色。头大,大部入前胸。前胸特别宽大,中胸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