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蛾,是一种严重危害林木的食叶性害虫,被列为世界检疫对象,适应范围广,繁殖力强,传播途径多,蔓延快,暴发性强,危害性大,除治难度大。它直接危害的森林植物和农作物达300多种。美国白蛾喜食树种主要有桑树、白蜡、臭椿、泡桐、法桐、苹果、杏,其次是杨、榆等。 【苹果美国白蛾形态特征】: 美国白蛾属完全变态昆虫,一个世代有4个虫态卵、幼虫、蛹、成虫。卵圆球形,初产的卵为淡绿色,后逐渐变为灰褐色至黑褐色。幼虫有两种:红头型和黑头型,目前我国只见黑头型,黑头型幼虫体背毛疣黑色,体侧毛疣多为橙黄色,毛疣上着生有白色的长毛丛。蛹呈暗
【苹果桑天牛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6-46毫米,黑褐色,密覆黄褐色绒毛,触角11节,基部两节黑色,其余各节前半部黑褐色,后半部灰白色,胸部两侧各有一尖刺,鞘翅基部密布黑色光亮的颗粒状突起。卵长椭圆形,长6-7毫米,淡黄色稍弯曲。幼虫体乳白色,长40-60毫米,前胸特大,近方形,背面密生黄褐色刚毛和赤褐色小颗粒,并有小字形凹纹。蛹长约50毫米,黄褐色。 【苹果桑天牛发生特点】: 该虫2-3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枝干内越冬。6月中旬至8月中旬成虫出现,以7月上旬雨后最多。成虫啃食枝条表皮、叶片和嫩芽。多在傍晚和早晨产卵,产卵前先将皮层咬成U字形伤
【苹果梨眼天牛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11 mm,橙黄色,鞘翅蓝色,有金属光泽,全体密被长竖毛和短毛。雄虫触角与体长相等或稍长,雌虫稍短。卵长圆形,初乳白色后变黄白色。幼虫体长18-21 mm,长筒形,略扁平,前胸背板有黄褐色细纹,中央有一一纵沟。初孵幼虫乳白色,随龄期增长体色渐深,呈淡黄色或黄色。蛹长8-11 mm,初期黄白色, 渐变为黄色, 羽化前翅鞘逐渐呈蓝黑色。 【苹果梨眼天牛发生规律】: 4月中下旬老熟幼虫停食开始化蛹,5月上旬为化蛹盛期,5月下旬开始羽化 成虫多选直径1525 mm 的枝条,以树冠外围、东南方位、向阳的枝条枝权处产卵最多,
【苹果枯叶夜蛾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38mm,翅展96~106mm,头胸部棕褐色,腹部杏黄色,触角丝状。前翅色似枯叶深棕微绿,顶角尖,外线弧形内斜,后缘中部内凹,从顶角至后线内凹处有1条黑褐色斜线,内线黑褐色,翅脉上有许多黑褐小点,翅基部及中央有暗绿色圆纹。后翅杏黄色,中部有1肾形黑斑,其前端至 M2脉,亚端区有1牛角形黑纹。 卵扁球形,直径1~1.1mm,高0.85~0.9mm,乳白色,底部与顶部较平,外壳网纹明显并具花冠。 幼虫体长57~71mm,l、2腹节弯曲,第8腹节隆起。头红褐色,体黄褐或灰褐色,背线、亚背线、气门线、亚腹线和腹线均为暗褐色。第
【苹果巢虫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9~10mm,翅展19~22mm左右。体被丝质银白色闪光,复眼黑色,触角丝状,白色;后唇须白色,下垂;头顶和颜面密布白色鳞片;复眼黑色。胸部背面有5个黑点,每一肩板上有2个黑点;前翅上有30~40个小黑点,排列成不规则的3列:近前缘有1列,后缘2列,另外分散在翅端,后翅灰褐色,内缘毛长。雌腹部末端毛丛左右分开,产卵管外突。雄蛾体略小,尾端尖细,腹末毛丛较紧密。卵椭圆形,扁平,长径约0.6mm。初产时乳白色,后渐变为淡黄色,近孵化时为暗紫色。卵块产,常30~40粒排列成鱼鳞状,上覆盖红色胶质物,干后形成卵鞘,色似寄
【苹果金纹细蛾形态特征】: 成虫:体较小,体长约2.5毫米,翅展约6.5毫米,复眼黑色,触角丝状,全身金黄色。头部银白色,顶端有两丛金色鳞毛,体背与前翅为黄褐色并闪金光。前翅基部有3条白色和褐色相间的放射状条纹。第1条沿前缘平伸,端部向下弯曲而尖,第2条在翅中室,端部向上弯,第3条沿缘平伸,末端向上弯曲。前翅端部前缘有一爪状纹。卵:扁椭圆形,长径为0.3毫米,乳白色,半透明,有光泽。幼虫:呈细纺锤形,体稍扁,黄色。胸足较腹足发达,腹足不发达,第4对退化。蛹:梭形,黄褐色,前端色深。翅、触角、第三对足先端裸露。 【苹果金纹细蛾发生规
【学名】 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同翅目,蚜科。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台湾、广东、广西。 【寄主】 绣线菊、木瓜、石楠、麻叶绣球、榆叶梅、海棠、樱花、山楂、柑桔、枇杷、李、杏等。 【为害特点】 以成虫、若虫刺吸叶和枝梢的汁液,叶片被害后向背面横卷,影响新梢生长及树体发育。 【形态特征】 成虫 :无翅胎生雌蚜长卵圆形,多为黄色,有时黄绿或绿色。头浅黑色,具l0根毛。触角6节,丝状。有翅胎生雌蚜体长近纺锤形。触角6节,丝状,较体短,体表网纹不明显。若虫 鲜黄色,复眼、触角、足、腹管黑色。无翅若蚜体肥大,腹管短。有翅若蚜胸部
【学名】 Spilo nota lechriaspis鳞翅目,卷叶蛾科。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西北等地。 【寄主】 苹果、海棠、梨、桃等。 【为害特点】 幼虫专害嫩梢,吐丝将数片嫩叶缠缀成虫苞,并啃下叶背绒毛作成筒巢,潜藏入内,仅在取食时身体露出巢外。顶梢卷叶团干枯后,不脱落,易于识别。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6~8毫米,全体银灰褐色。前翅前缘有数组褐色短纹;基部1/3处和中部各有一暗褐色弓形横带,后缘近臀角处有一近似三角形褐色斑,此斑在两翅合拢时并成一菱形斑纹;近外缘处从前缘至臀角间有8条黑褐色平行短纹。卵扁椭圆形,乳白色至淡黄色,半透明,长径0
苹果黄蚜(绣线菊蚜) 【苹果黄蚜学名】 :苹果黄蚜Aphis pomi DeGeer,属同翅目,蚜虫科。又名苹果蚜、绣线菊蚜。 【 苹果黄蚜寄主 】:寄主有苹果、梨、桃、李、杏、槟沙果、海棠、樱桃和山楂等果树。 【 苹果黄蚜形态特征 】:无翅胎生雌蚜体长约1.5毫米,黄色或黄绿色。腹管中等长,圆柱形,末端渐细。头、腹眼和腹管黑色。有翅胎生雌呀较小,头胸和腹管黑包,腹部黄绿或绿色,两侧有黑斑。卵椭圆形,两端微尖,长约0.6毫米,漆黑色。若虫鲜黄色,触角、足和腹管均为黑色。 【 苹果黄蚜发生特点 】:苹果黄蚜在我省中部一般年发生15代左右,以卵在枝条芽铡或
秋季是苹果树年内生长的最后季节,也是周年管理中的关键时期,搞好此期的苹果树管理工作,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当年的果品产量和质量,还能通过维持苹果树的光合性能,防止早期落叶,增加苹果树的贮藏营养,健壮树势,为来年的开花结果奠定良好基
昆虫纲鳞翅目 (Lepidoptera)小卷蛾科(Olethreut-idae)。又名苹果小蛀蛾。果树害虫,主要为害和。成虫体长4.5~5毫米,翅 展10~11毫米。全体暗褐略带紫色金属光泽,前翅前缘有约10对白色斜纹,翅面端部有白色鳞片。后翅灰褐色。幼虫体长6~9毫米,淡红色,虫体胴部 3~8节背面各有2条桃红色横纹。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和江苏等省,以辽宁南部和山东半岛苹果产区发生较重。也见于日本和朝鲜。对高温的适应力差, 限制了它向南方的分布。寄主植物除苹果和梨外,还有沙果、、和山荆子等。在辽宁、山东的苹果树上一年发生2代,梨树上多为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
【学名】 Adoxophyes orana Fisher鳞翅目卷叶蛾科,全国各果品产区都有分布。别名苹卷蛾、棉卷蛾、茶卷蛾等。 【寄主】 苹果、梨、山楂、桃、杏、李和樱桃等。 【为害特点】 以幼虫为害叶片和果实。当幼虫为害叶片时,吐丝将2~3张叶片缀连在一起,在其中取食,将叶片吃成网状或缺刻。当幼虫为害果实时,只哨食果皮,果面出现大小不规则的坑洼,尤其是果、叶贴在一起时,更容易受害。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6~8毫米。体黄褐色。前翅的前缘向后缘和外缘角有两条浓褐色斜纹,其中一条自前缘向后缘达到翅中央部分时明显加宽。前翅后缘肩角处,及前缘近顶角处各
秋幕毛虫(Hyphantriacunea)又称美国白蛾,属鳞翅目,灯蛾科。是一种食性杂、适应性强、繁殖量大、传播蔓延快、易爆发成灾的世界性检疫害虫。主要危害行道树、观赏树木和果树。初孵幼虫有吐丝结网,群居为害的习性,每株树上多达几百只、上千只幼虫为害,常把树木叶片蚕食一光,严重影响果树生长。 【形态特征】 成虫白色中型蛾子,体长1315mm。复眼黑褐色,口器短而纤细;胸部背面密布白色,多数个体腹部白色,无斑点,少数个体腹部黄色,上有黑点。雄成虫触角黑色,栉齿状;翅展2334mm,前翅散生黑褐色小斑点。雌成虫触角褐色,锯齿状;翅展3344mm,前翅纯
在一些管理粗放的果园中,苹果树被桑天牛危害株率一般达50%,重者达90%,被危害的苹果树形成小老树,严重的影响苹果树的正常生长和结果,甚至整株死亡。因此应注意防治桑天牛。桑天牛(Apriona germari)属鞘翅目,天牛科。分布广泛初孵幼虫在24年生枝干中蛀逐渐深入心材。从枝干被害处表面,可见到一排粪孔,孔外和地面上有红褐色虫粪。 【形态特征】 成虫黑褐至黑色密被青棕或棕黄色绒毛。头部中央有l条纵沟,触角的柄节和梗节都呈黑色,鞭节的各节基部都呈灰白色,端部黑褐色,前胸背面有横行皱纹,鞘翅基部密布黑色光亮的颗粒状突起,翅端内、外角均呈刺状突出
苹褐卷蛾又称苹果褐卷叶蛾,属鳞翅目,卷蛾科。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前苏联、印度及欧洲一些国家。国内分布较广,东北、华北、华东、西北等地区都有发生。寄主果树有苹果、桃、李、杏、樱桃、梨等。幼虫取食芽、花、蕾和叶,使被害植株不能正常展叶、开花结果,严重时整株叶片呈焦枯状,既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又部条低苹果的产量。 【形态特征】 成虫体黄褐色或暗褐色,后翅及腹部暗灰色,前翅自前缘向外缘有2条深褐色斜纹,前翅基部有一暗褐色斑纹,前翅中部前缘有一条浓褐色宽带,带的两侧有浅色边,前缘近端部有一半圆形或近似三角形的褐色斑纹,后翅淡褐
天幕毛虫(Malacosomaneustriatastacea)属鳞翅目,枯叶蛾科。天幕毛虫为某类物种蛾的幼虫,因为吐出的丝织成的茧很大,很像帐篷,所以叫天幕毛虫。刚孵化幼虫群集于一枝,吐丝结成网幕,食害嫩芽、叶片,随生长渐下移至粗枝上结网巢,白天群栖巢上,夜出取食,5龄后期分散为害,严重时全树叶片吃光。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鲜和原苏联地区。中国国内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湖北、江苏、浙江、湖南、广东、贵州、云南等地。寄主植物有梨、苹果、海棠、桃、李、杏等果树和杨、柳
【症状】 : 苹果梨铁甲形态描述: 成虫体长4~4.5(mm),宽2~2.3(mm),暗黄褐色。头黑色,额与口器黄色,复眼卵圆形黑色,触角丝状11节。胸刺粗壮同体色,前胸背板前缘每侧2根竖立,前后排列,基部着生一起。两侧缘各3根,基部相连前后排列,后缘角处各具1小瘤突;前胸背板密布粗刻点,背中线两侧各有1黑纵斑。小盾片三角形,末端圆钝。鞘翅上刻点粗大成10条纵沟;肩脚处呈扇状外突似翼片,边缘具刺6~7个;翅面上刺瘤黑色,着生在刻点沟间的纵脊上:第2行5个,中间3个较大;第4行4个较小,第4个较大;第6行2~3个,第1个与肩胛翼片末相接,第2个很小或无;第8行2个较大,于翅中部和后侧角内;
【症状】 :英文名Bluechafer异名铜绿金龟子、青金龟子、淡绿金龟子。学名AnomalacorpulentaMotsehulsiy分类鞘翅目,丽金龟科。寄主苹果、梨、山楂、桃、李、杏、樱桃、葡萄、核桃、草莓、醋栗和豆类等。分布除新疆、西藏外,各地均有发生。 【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卵形,长16~22毫米,铜绿色,中等大
【症状】: 苹眉夜蛾鳞翅目,夜蛾科。 别名:樱桃紫褐夜蛾、苹果褄切厚羽。 寄主:苹果、梨、樱桃等。 为害特点: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常吐少量丝把叶两缘卷缀居中食害。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12毫米,翅展25-26毫米,黑褐略带紫色。前翅外缘略呈锯齿形、中部凸成1角;内、外线色深,内线近弧形、外侧色稍浅;外线稍明显略宽,中室端前分2叉,叉间三角形杂有灰白色;亚端线波状灰白色;缘毛黑褐色。后翅外缘略呈锯齿状;翅上具暗色横线3条,外线外具灰细点;亚端线波状两侧有灰点,前翅反面前后缘密布灰色点,形成不清晰的带。后翅反面褐色杂有灰白点。
在病虫害中瓜果类苹果中有一种叫做蓝跳甲的虫害,这种虫害一旦发生,后果非常严重,导致很大的损失!所平时要知道苹果蓝跳甲该如何治疗,苹果蓝跳甲该如何防治,下面详细介绍这种虫害的症状生活习性以及防治和治疗方法
【症状】: 苹果塔叶蝉,别名黄斑小叶蝉。 危害作物:苹、海棠、葡萄等。 危害症状:成、若虫于叶背吸食汁液,致叶面呈现失绿斑点,严重时呈灰黄色斑,状似火烧。 【形态特征】 :苹果塔叶蝉成虫体长3.5-3.8毫米,体略呈黄色,具明显斑纹。头部黄色,头冠前缘呈角锥形向前尖伸,雌者长而尖,雄者短而钝,头冠端部有1对灰色斑;复眼黑色,触角刚毛状。前胸背板两侧具褐色宽边;小盾片基半部褐色,端半部黄色,交界处有黑褐色宽带,带后缘中央凹入。前翅淡褐色,基半部有1个大黄斑近半圆形,具白色宽边,其周缘褐色,当两翅在体背合拢时与小盾片末端的黄色部分
【症状】 :苹果大栗鳃金龟又称大栗金龟子。体长 25.7 ~31.5毫米,体阔11.8~15.3毫米。大型甲虫。雄体狭长,雌体较短阔。体色黑、黑褐或深褐,常有墨绿色金属光泽。鞘翅、触角及各足跗节以下棕色或褐色,鞘翅边缘黑色。该种是川西主要地下害虫。成虫严重为害云杉、杉树和桦、杨等树木,幼虫严重为害大田作物(如青稞、小麦、豌豆、马铃薯、玉米、甜菜等)和苗圃中的苗木,常导致毁种重播或颗粒无收。昆虫名,为鞘翅目,鳃金龟科。分布于中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河北、甘肃、陕西和四川;蒙古和苏联。寄主于玉米、小麦、青棵、油菜、豌
【症状】 :果台螨,果台螨又名苹果长腿红蜘蛛、苜蓿红蜘蛛,主要在寄主叶正面吸食危害,能形成较大的褪绿斑点,叶片背面无铁锈色。此种红蜘蛛不吐丝拉网,受害叶柄、枝条等处附有大量的白色螨皮,可造成叶片枯焦、早落。 【病原】 : 1年发生3~7代,以卵在主枝及侧枝的阴面及果台等处越冬,翌年4月苹果发芽时开始孵化,6月中旬至7月上旬危害最重,一般8月初卵出现。 【防治方法】 : 防治螨类害虫,除在做好休眠期防治和虫情测报的基础上,根据红蜘蛛的发生规律,抓住苹果开花前后和麦收前的3个关键时期,适期喷药,同时注意后期防除,以压低越冬虫口,便可有效
【症状】 : 苹果梢夜蛾,苹果梢夜蛾又名苹梢鹰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在辽宁、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等省有分布。主要为害苹果,也为害梨、柿、栎等果树。 【为害特征】 :幼虫将苹果嫩梢新叶纵卷,被害梢顶端的叶片被食仅剩叶脉,大龄幼虫咬食叶片成孔洞或缺刻,还能钻食幼果。 【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14~18毫米,头、胸背面、前翅正面个体间颜色花纹变异较大,一般为紫褐色。腹部、后翅及前翅反面个体间无差异,臀角有2个黄色圆斑,中室处有1个黄色回形纹。(2)卵:半球形,直径约0.3毫米,卵面有放射状纵脊。(3)幼虫:老熟时体长30~35毫米,体
苹毛虫鳞翅目,枯叶蛾科。在中国内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福建、广东、广西、云南,东接国境线,西达宁夏、甘肃、青海,由此折入四川、云南。还分布于朝鲜、日本、前苏联及小亚细亚、欧洲。寄主于苹果、梨、桃、李、梅、樱桃及其他蔷薇科植物。幼虫为害嫩芽和叶片,食叶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将叶片吃光仅留叶柄。 【寄主】 :苹果、梨、桃、李、梅、樱桃及其他蔷薇科植物。 【成虫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25~30mm,翅展52~70mm;雄成虫体长23~28mm,翅展45~56mm。全身赤褐色,复眼球形黑褐色,触角双栉齿状,雄栉齿较长。前翅外缘略呈锯齿状,翅面有
【症状】 :成虫雌雄异型,体密被鳞毛。雄体长22-26毫米,翅展45-53毫米,暗褐色,头顶、前胸背鳞毛米黄色。触角黑色羽状。前翅中室端白斑近圆形或三角形,横线灰白色,内线为双条波状,外线双条和亚端线均锯齿形,外线与亚端线间的各脉间具深色楔形斑。后翅中外部生浅黄色横带2条,中部有1浅黄斑与两横带接。雌体长32-37毫米,翅展65-7l毫米,体浅灰褐色,腹部肥大尾端具黄毛丛。卵椭圆形长1.6毫米,淡黄褐色。幼虫体长70-78毫米,黄褐色,密被灰白色毛,头黑色,具浅黄色斑纹。亚背线暗棕色稍宽杂有黑色;中、后胸背面中后部各具1横长方形黑斑丛生黑毛;第8
【症状】: 黑星麦,别名黑星卷叶芽蛾、苹果黑星麦蛾。 危害作物:苹果、沙果、海棠、山定子、梨、桃、李、杏、樱桃等。 【危害症状】 :初孵幼虫潜入未伸展嫩叶中为害,稍大开始卷叶为害,常数头幼虫将枝顶数片叶卷成团居内为害叶肉,残留表皮,日久干枯。 【病原】 :年生3-4代,以蛹在杂草中越冬,翌年4月羽化为成虫。卵产在叶丛或梢顶未展开叶的叶柄基部,卵单产或数粒成堆,4月中旬幼虫在嫩叶上为害,稍大卷叶为害,严重时数头将枝端叶缀连在一起,居中为害。幼虫较活泼,受触动吐丝下垂。5月底在卷叶内结茧化蛹,蛹期约10天。6月上旬开始羽化,以后世代重
【症状】 :苹果树根结线虫病主要为害根,在生长的细根上寄生很多火柴头或米粒大小的瘤子,且接连不断地形成根瘤,有的根瘤重叠,致发生新根能力锐减,根变细变硬,严重的丧失发生新根的能力而干枯。地上部起初不明显,但发展严重时,新梢生长受抑,结果减少,果实小,着色提早。 【病原】: Meloidogynemaliltoh.OhshimaetIchinohe称苹果根结线虫,属植物寄生线虫。苹果根结线虫雌雄异彩,雄成虫线状,尾部稍圆,无色透明,雌成虫梨状,雌成虫多埋藏在寄主组织里。幼虫呈细长蠕虫状。卵状于单细胞阶段,由雌虫产出,卵被在胶状介质中,成块状。 【传播途径和发
【症状】 : 苹果根爪绵蚜隶同翅目,绵蚜科。1a经历干母、有翅干雌、无翅侨蚜、有翅性母、雌、雄性蚜、卵等各种虫态,但以无翅侨蚜成蚜和有翅性母若蚜在苹果树根部为害为主。无翅侨蚜成蚜体长卵圆形,长1.48mm,宽0.85mm。各附肢褐色,其余淡褐色或淡色,体背毛细长尖。触角5节,为体长的0.18倍。原生感觉圈有长睫。足各节短
【症状】: 别名,胶刺蛾 分类地位:昆虫纲,鳞翅目,刺蛾科 寄主:苹果、梨、桃、葡萄、蔷薇、蓖麻。 成虫形态特征:体长12~16mm,翅展28~36mm,雄蛾稍小,触角基部栉形,雌蛾丝状。体黑混杂褐色。前翅内线不清晰,灰白色锯齿形,内线侧黑褐色。 卵形态特征:长8~12mm,球形,乳白色至黄白色。 幼虫形态特征:末龄幼虫椭圆形,背隆起,腹面扁平,长15~22mm,幼虫背面鲜绿或浓绿或浅绿色,刺毛全部退化,背面光滑,幼虫全身无毛,又柔软且伸缩自如,因此又称胶刺蛾。 蛹形态特征:长12~16mm,初乳,羽化前变成黑褐色。茧椭圆形,长12.5~15.5mm,褐色至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