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脂点黄斑病

柑橘脂点黄斑病又称为脂斑病、黄斑病及褐色小圆星病。该病在管理水平低,树势衰弱的果园发生较多,引起树体大量落叶,影响树势和产量。【柑橘脂点黄斑病为害症状】:
病菌侵染芦柑春梢后,表现为脂点黄斑型。初期叶背出现针头大小的黄色小点,后扩展为大小不一的黄褐色小斑块,最后变成黑褐色的脂斑。脂斑相应的叶片正面形成不规则黄色病斑,边缘不明显。病树极少抽生夏梢;秋梢叶片受病菌侵染后,约有75%的病叶表现为褐色小圆星型,另有25%的病叶表现为脂点黄斑与褐色小圆星混和型。褐色小圆星型症状:发病初期叶片表面出现赤褐色稍凸起的近圆形小病斑,后扩大为灰褐色病斑,边缘色深且隆起,中间色淡且凹陷,后期灰白色,上生黑色小点。果实被侵染后,果皮出现红褐色小点,,病菌不侵入果肉。【柑橘脂点黄斑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和落地病叶内越冬。由于落地病叶上可较长时间内产生子囊孢子,引起侵染,因而春、夏、秋梢叶片均可受害,但4~5月内产孢数量最大。该病4月中旬开始发生,5月下旬环境温湿度较高,为发病盛期。大多数2年生叶片及当年生春梢上病斑多而明显,对秋梢危害较轻,可见病菌的再侵染能力较弱。春季连续阴雨天多、雨量偏大的气候发病重,相反,则发病轻。福橘砧芦柑比枳砧芦柑叶片病斑多而大,可能是该病菌对后者的致病力较弱。栽培管理粗放、施肥不足的果园,造成树势衰弱;或不注意清园、积累大量菌源,均会加重发病。老龄树发病较重,幼龄树、壮年树发病较轻。【柑橘脂点黄斑病防治方法】:(1)清洁芦柑园。注意果园卫生,清除地面落叶,深埋或烧毁,减少芦柑园内病源。 (2)加强栽培管理。对历年发病较重、树势衰弱的芦柑树,增施有机肥及根外追肥,及时排灌水,促使树势健壮,增强抗病力。 (3)化学防治。第一、二次用药可结合防治疮痂病,喷施0.5%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或600倍的50%退菌特;或600~800倍的多百液(即用多菌灵6份混合百菌清4份);或45%代森铵水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至6月中下旬视病情再喷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