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黄萎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草莓黄萎病初侵染外围叶片、叶柄会产生黑褐色长条形病斑,叶片失去生气和光泽,从叶缘和叶脉间变成黄褐色萎蔫,干燥时枯死。新嫩叶片感病表现无生气,变灰绿或淡褐色下垂,继而从下部叶片开始变成黄枯状萎蔫直至整株枯死。被害株叶柄、果梗和根茎横切面可见维管束的部分或全部变褐,根在发病初期无异常。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草莓黄萎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危害症状
  初侵染外围叶片、叶柄产生黑褐色长条形病斑,叶片失去生气和光泽,从叶缘和叶脉间变成黄褐色萎蔫,干燥时枯死。新嫩叶片感病表现无生气,变灰绿或淡褐色下垂,继而从下部叶片开始变成黄枯状萎蔫直至整株枯死。被害株叶柄、果梗和根茎横切面可见维管束的部分或全部变褐,根在发病初期无异常。病株死亡后地上部分变黑褐色腐败。当病株下部叶子变黄褐色时,根便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有时植株的一侧发病,而另一侧健康,呈现所谓“半身凋萎”症状。病株基本不结果或果实不膨大。夏季高温季节不发病。心叶不畸形黄化,中心柱维管束不变红褐色。
  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移栽前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源和虫源。
  (2)草莓栽植田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最好能与水稻等水生作物轮作,效果更好。
  (3)母株应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无病、抗病种苗,如新明星、福羽、丰香、春香等。
  (4)移栽前3天,喷施一次防病治虫的混合药剂,带土移栽、带药移栽,移栽时汰除病、弱苗,这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化学防治
  (1)浸苗:
  移植前清除重病株,并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苯来特1000~2000倍液浸苗15~20分钟,待药液干后移栽。或用药液灌根消毒。
  (2)土壤消毒:
  重茬田于定植前每100平方米用氯化苦3升打眼董蒸消毒,施药后以塑料薄膜覆盖,7天后种植。
  (3)喷施用药: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喷淋或浇灌基茎部,隔15天左右一次,共防5~6次。
  40%多菌灵.五氯硝基苯复配制剂800倍液 80%乙酸素2000倍灌根加上壳聚糖类的效果会更好!会减轻枯萎病的发生。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草莓黄萎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一文,大家可以学习了解一下,很有参考价值的吆。如果需要了解更多请关注--病虫害防治一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