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炭疽病

桃炭疽病

桃炭疽病

主要特征】:

桃炭疽病(Peach anthracnose)主要侵染幼果,以幼果阶段受害最重,也能为害新梢、叶片。此病喜欢温暖高湿,连阴雨或暴雨后病害往往有一次暴发,地势低洼,排水不良,修剪粗糙,留枝过密过长的田块为防治重点,在江淮流域桃区发生比较严重。
症状??硬核前幼果染病,果面暗褐色,发育停滞,逐渐萎缩硬化,形成僵果残留于枝上。果实膨大期染病,果面初呈淡褐色水渍状病斑,后渐扩大,变为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稍凹陷,有明显的同心环纹状皱纹;湿度大时,病部产生橘红色粘质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幼果感病后形成僵果
?
果近成熟时发病,病斑常连成不规则大斑,后期产生的橘红色粘质小粒点几乎覆盖整个果面,多数病果软腐脱落,有的形成僵果残留枝上。
新梢染病,出现灰褐色略凹陷长椭圆形的病斑,潮湿时亦长出橘红色小粒点;多向一侧弯曲,叶片下垂纵卷成简状。严重时,病枝常枯死。
叶片染病,产生淡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后期,病斑中部灰褐色,其上产生橘红色至黑色粒点。最后,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穿孔。
病原? 真菌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长孢目盘长孢状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有性世代为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桃Glomerella?persicae?Hara.。

病害原因】:发病特点?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枝组织及僵果内越冬,翌春桃树开花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侵入新梢和幼果,引起初侵染。之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在整个生长期不断进行再侵染。高湿是该病发生的先决条件。桃树开花至幼果期低温多雨,利于发病,果实成熟期高湿、温暖发病重。一般,4—6月降雨量高于300mm,常严重发博?管理粗放、栽植过密、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的桃园发病亦重。桃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早熟、中熟品种发病较重,晚熟品种发病较轻。早生水蜜、锡蜜、小林、太仓等为易感病品种;白凤、橘早生次之;大久保、白桃、玉露、白花等抗病性较强。

防治方法】:
1发病严重地区,因地制宜选栽抗病品种。
2注意桃园排水,降低湿度,增施磷、钾肥。
3结合冬剪,彻底清除树上、树下病梢、枯死枝,僵果及地面落果,集中烧毁或深埋。
4药剂防治。早春桃芽萌动前喷1次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或5波美度石硫合剂加O.3%五氯酚钠。落花后,喷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10d喷1次,连续用药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