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橘灰象

猕猴桃橘灰象昆虫名,属鞘翅目,象甲科。分布于贵州、四川、福建、江西、湖南、广东、浙江、安徽、陕西等省。主要危害柑桔类、桃、李、杏、无花果,大豆等多种作物,属杂食性害虫。以成虫危害柑桔,梨、桃、无花果的叶片及幼果。老叶受害常造成缺刻;嫩叶受害严重时吃得精光;嫩梢被啃食成凹沟,严重时萎蔫枯死;幼果受害呈不整齐的凹陷或留下疤痕,重者造成落果。柑桔灰象甲在丘陵地区发生量及危害程度较平原地区重。

【症状】
:猕猴桃橘灰象主要分布于贵州、四川、福建、江西、湖南、广东、浙江、安徽、陕西等省。1987年以前,发生数量少,危害轻微,果农一般不防治。1987年以后,其发生数量,危害程度逐年上升。特别是近几年,发生数量之多,危害之重,令果农防不胜防。该虫主要以成虫危害柑桔,梨、桃、无花果的叶片及幼果。老叶受害常造成缺刻;嫩叶受害严重时吃得精光;嫩梢被啃食成凹沟,严重时萎蔫枯死;幼果受害呈不整齐的凹陷或留下疤痕,重者造成落果。柑桔灰象甲在丘陵地区发生量及危害程度较平原地区重。【形态特征】:成虫
体长10毫米左右,体黑色,密披灰白色鳞毛。前胸背板中央黑褐色,两侧及鞘翅上的斑纹褐色。头部粗而宽,表面有3条纵沟,中央1沟黑色,头部先端呈三角形凹入,边缘生有长刚毛。前胸背板卵形,后缘较前缘宽,中央具1细纵沟,整个胸部布满粗糙而凸出的圆点。小盾片半圆形,中央也有1条纵沟,鞘翅卵圆形,末端尖锐。鞘翅上各有1近环状的褐色斑纹和10条刻点列。后翅退化,前足胫节内缘具1列齿状突起。雄虫腹部窄长,鞘翅末端不缢缩,钝圆锥形;雌虫腹部膨大,胸部宽短,鞘翅末端缢缩,且较尖锐。

长1毫米,长椭圆形,初产时乳白色,两端半透明,近孵化时乳黄色。数十粒卵粘在一起成为一个卵块。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14毫米,乳白色。头部米黄色,上颚褐色,先端具有两齿,后方有一钝齿。虫体弯曲成“C”形,无足。

体长9~10毫米,长椭圆形,体乳黄色,复眼褐色。头管下垂达于前胸,上颚较大,盖于前足跗节基部。触角向后斜伸垂于前足腿节基部。头顶及腹背疏生刺毛。尾端向腹面弯曲,其末端两侧各生1刺。【病原】:猕猴桃橘灰象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土壤中越冬。翌年3月底4月中旬出土,出土后首先爬向果园内阔叶杂草上取食嫩叶以补充营养,待柑桔、梨、桃,抽发嫩梢后不断地从杂草上转移,沿树干爬到树冠上取食嫩叶、嫩梢及花、幼果。4月中旬至5月上旬是危害高峰期,5月为产卵盛期。5月中、下旬为卵孵化盛期;卵孵化后即从叶上掉落土中,钻入10—15cm深处,取食植物根部及腐殖质等。

【防治方法】:
1、冬季结合果树施肥,将树冠下土层深翻15cm,破坏土室,使越冬虫在深层中难以羽化,或羽化的成虫也难出土表。2、3月底4月初,在地面喷洒辛硫磷200倍,使土表爬行成虫触杀死亡。3、人工捕杀。成虫上树后,利用其假死性震摇树枝,使其跌落在树下铺的塑料布上,然后集中消毁。4、胶粘杀:用桐油加松脂熬制成胶糊状,刷在树干茎部,横刷带宽度约10cm,象甲上树即被粘住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