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榴黄刺蛾成虫

    石榴黄刺蛾(幼虫) 石榴黄刺蛾(茧) 石榴黄刺蛾成虫 石榴黄刺蛾成虫 【 害虫名称 】:石榴黄刺蛾 【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茧内越冬,翌年5月下旬开始化蛹,第1代成虫发生期为7月中至8月下旬,第2代幼虫于7月底开始危害,8月上中旬危害最重,初孵幼虫集中危害,多在叶背啃食叶肉,长大后逐渐分散,食量增大,能吃尽叶片,仅留叶柄。 【防治方法 】:(1)冬季结合冬剪,剪下虫茧。(2)于幼虫集中危害期,检查果园,摘下叶片消灭幼虫。(3)药剂防治:幼虫发生期喷90%敌百虫、50%敌敌畏0.15%药液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 石榴龟蜡蚧

    石榴龟蜡蚧 石榴龟蜡蚧 【害虫名称】:石榴龟蜡蚧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一年一代,以受精雌成虫在小枝上越冬,翌年3、4月间开始危害,麦收期间是产卵盛期,6月下旬幼虫开始取食危害,并分泌蜡质,形成介壳。初孵虫活动力较强,可借风力远距离传播,虫到7月下旬开始分化,9月出现雌雄两性成虫,交尾后雄虫死去,雌虫继续危害,11月进入越冬状态。 【防治方法】: (1)越冬期人工刮树皮和剪除虫梢并可喷布5%柴油乳剂。(2)早春可喷1次5石硫合剂。(3)夏季卵孵化期喷1次50%可湿性西维因0.17%药液。

  • 石榴介壳虫

    石榴介壳虫 石榴介壳虫 【 害虫名称 】:石榴介壳虫 【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1年发生34代,以末龄若虫在23生枝条皮层裂缝、老皮及果柄上越冬,第2年4月份开始危害,随着若虫的增长逐渐形成蜡被,分化为雌雄两性。5月上旬雌成虫背部隆起,产卵于毡絮状囊内。若虫孵化期5月底至6月初,7月中下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10月初若虫开始越冬。主要靠苗木、插条传播。 【 石榴介壳虫防治方法 】: (1)对受危害严重的果园,可用沾有内吸性杀虫药的硬刷子在枝干上从上往下刷一遍,效果较好。(2)早春越冬若虫出蛰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期,用药以3-5石硫合剂加0.3%洗

  • 石榴樗蚕蛾

    樗蚕蛾学名Philosamia cynthia Walker et Felder,属鳞翅目,大蚕蛾科。为害石榴、柑橘、花椒、蓖麻等。国内分布东北、中南地区,山东、北京、河北、河南、山西、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四川等地。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美国、法国。 【石榴樗蚕蛾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5~30mm,翅展110~130mm。体青褐色。头部四周、颈板前端、前胸后缘、腹部背面、侧线及末端都为白色。腹部背面各节有白色斑纹6对,其中间有断续的白纵线。前翅褐色,前翅顶角后缘呈钝钩状,顶角圆而突出,粉紫色,具有黑色眼状斑,斑的上边为白色弧形。前后翅中央各有一个较大的新月形

  • 石榴大蓑蛾

    【石榴大蓑蛾形态特征】: (1)成虫。雄成虫长15~17mm,前翅外缘处有4~5个长形透明斑;雌成虫体长25mm左右,翅、足均退化,头小呈黄褐色,腹大乳白色。(2)卵。椭圆形,淡黄色有光泽。长约0.9mm。(3)幼虫。初龄时黄色,少斑纹,3龄时能区分雌雄。雌性老熟幼虫体长25~40mm,粗肥,头部赤褐色,头顶有环状斑,胸部背板骨化,亚背线、气门上线附近有大型赤褐色斑,呈深褐淡黄相间的斑纹,腹部黑褐色,各节有皱纹,腹足趾钩缺环状。雄幼虫老熟时体长18~25mm,头黄褐色,中央有一白色八字形纹,胸部灰黄褐色,背侧亦有2条褐色纵斑,腹部黄褐色,背面较暗,有横纹

  • 石榴棉蚜

    石榴棉蚜即是棉蚜,俗称腻虫,属同翅目,蚜科,为世界性大害虫。棉蚜的寄主很多,有74科,285各。第一寄主(越冬寄主)木本植物,如木槿、花椒、石榴、鼠李等,第一寄主也有草本植物,如夏枯草、紫花地

  • 石榴桃小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又名桃蛀果蛾,简称桃小,属鳞翅目,果蛀蛾科。 分布:广泛分布于我国北纬31度以北,东径102度以东的北方果区。 为害:苹果、梨、石榴、海棠、山楂、桃、李、杏、枣等。以幼虫蛀害果实。 【石榴桃小食心虫形态特征】: 成虫:全体灰白色或灰褐色。雌蛾体长7~8毫米;雄蛾体长5~6毫米,前翅近前缘中部有一蓝黑色近似三角形的大斑。 卵:深红色,桶形,底部粘附于果实上。卵壳上有不规则的略成椭圆开的刻纹。 幼虫:末龄幼虫体长13~16毫米,全体桃红色。幼龄幼虫淡黄或白色。 蛹:长7毫米左右,刚化蛹时黄白色,渐变灰黑色。 茧:两种,冬茧丝质紧密

  • 石榴绒粉蚧

    又名石榴绒蚧,属同翅目,绒蚧科。分布于北京、天津、江苏、山东、山西、浙江、湖南、湖北等地。以若虫的雌成虫寄生于植株枝、干和芽腋处,吸食汁液。受害树枝瘦弱叶黄,树势衰弱,极易滋生煤污病,受害严重的树会 整株死亡。 【石榴绒粉蚧形态特征】: 雌虫体长卵圆形(图12-28);活的虫体多为暗紫色或紫红色;老熟成虫被包于白色毡状的蜡囊中,大小如稻米粒。雄成虫长形,呈紫红色。卵呈圆形,紫红色。若虫椭圆形,紫红色,四周具刺突。 【石榴绒粉蚧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3~4代,以末龄若虫在2~3年生枝皮层的裂缝、芽鳞处及老皮内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出蛰,

  • 石榴绒蚧

    石榴绒蚧(Eriococcus lagerostroemiae)属同翅目,绒蚧科。分布于北京、天津、江苏、山东、山西、浙江、湖南、湖北等地。以若虫的雌成虫寄生于植株枝、干和芽腋处,吸食汁液。受害树枝瘦弱叶黄,树势衰弱,极易滋生煤污病,受害严重的树会 整株死亡。 【石榴绒蚧形态特征】: 雌虫体长卵圆形;活的虫体多为暗紫色或紫红色;老熟成虫被包于白色毡状的蜡囊中,大小如稻米粒。雄成虫长形,呈紫红色。卵呈圆形,紫红色。若虫椭圆形,紫红色,四周具刺突。 【石榴绒蚧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3~4代,以末龄若虫在2~3年生枝皮层的裂缝、芽鳞处及老皮内越冬,翌年4月上

  • 石榴红蜘蛛

    【石榴红蜘蛛 形态特征 】: 雌成螨体红色,取食后暗红色。体长约0.45毫米,圆形,体背隆起,有13对刚毛。雄成螨初为浅橘红色,取食后变为深橘红色。被害树叶片易脱落,果重减轻,对产量、质量及次年的花芽影响较大。 【石榴红蜘蛛发病特点】: 一年发生6-10代,以卵越冬。4月底至5月初开始孵化,孵化期非常整齐,至第五天几乎全部孵化结束。第一代产卵于5月下旬,终花期达到高峰,终花后1周左右为第一代幼虫盛卵期,所以,在苹果开花前和落花后是药剂防治苹果红蜘蛛的关键时机,以后大约每3周发生一代,全年以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的第二代数量最多。第三代以后

  • 石榴绿盲蝽

    【石榴绿盲蝽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毫米左右,体宽2.5毫米,雌虫稍大,黄绿色。足黄绿色,后足腿粗大。初孵若虫短而粗,取食后呈黄绿色。若虫3龄出现翅芽,翅尖端蓝色。卵香蕉形,长约1毫米。 【石榴绿盲蝽发生规律】: 绿盲蝽在开封1年发生5代,其第1代若、成虫危害石榴树。该虫害以卵在枝干翘皮下、断枝和剪口髓部及土壤中越冬。3月下旬温度达15℃,相对湿度达到70%以上时,卵开始孵化。若虫生活隐蔽,爬行敏捷。成虫善飞翔,晴天白昼多隐匿在草丛、叶丛内,早晨、夜晚和阴雨天爬至梢、叶上危害,频繁刺吸嫩梢、叶的汁液,不易被发现。4月上中旬开始危害石榴树,4月

  • 石榴绿盲蝽

    【石榴绿盲蝽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毫米左右,体宽2.5毫米,雌虫稍大,黄绿色。足黄绿色,后足腿粗大。初孵若虫短而粗,取食后呈黄绿色。若虫3龄出现翅芽,翅尖端蓝色。卵香蕉形,长约l毫米。 【石榴绿盲蝽发病规律】: 在我国北方地区1年发生4至5代,以卵在杂草,树皮内越冬,翌年3至4月孵化,5月份出现成虫。成虫寿命30至50天,卵产主枝皮、叶主脉、嫩茎内、每处产2至3粒,世代重叠。6月间发生第二代,7至8月发生3至4代为害石榴树最重。第五代9月下旬孵化。10月上旬产卵越冬。 【石榴绿盲蝽防治方法】: 早春结合施肥,清除石榴的杂草、落叶、集中烧掉或深

  • 石榴桃小食心虫

    【石榴桃小食心虫寄 主】: 苹果、梨、石榴、海棠、山楂、桃、李、杏、枣等。以幼虫蛀害果实。 【石榴桃小食心虫为害特点】: 虫果果面蛀入小孔,愈合成小圆点,果肉内虫道弯曲纵横,果肉被蛀空并有大量虫粪,俗称糖馅。果面上脱果孔较大,周围易变黑腐烂。 【石榴桃小食心虫形态特征】: 成虫:全体灰白色或灰褐色。雌蛾体长7~8毫米;雄蛾体长5~6毫米,前翅近前缘中部有一蓝黑色近似三角形的大斑。 卵:深红色,桶形,底部粘附于果实上。卵壳上有不规则的略成椭圆开的刻纹。 幼虫:末龄幼虫体长13~16毫米,全体桃红色。幼龄幼虫淡黄或白色。 蛹:长7毫米左

  • 石榴棉蚜

    【石榴棉蚜为害特点】: 成虫、若虫均以口针刺吸法液,大多栖息花蕾上。幼嫩叶及生长点被害,造成叶片卷缩。 【石榴棉蚜形态特征】: 成蚜 有翅孤雌蚜,体长1.2-1.9毫米,黄色、绿色或绿色至蓝黑色夏季以黄色形居多,体表覆以薄蜡粉。 若蚜 体黄绿色或黄色,也有蓝灰色。有翅若蚜于第一次脱皮出现翅芽,脱皮4次变成成虫。 卵 椭圆形,长0.49-0.59毫米,宽0.23-0.36毫米,初产时橙黄色,后变漆黑色,有光泽。 【石榴棉蚜生活习性】: 在东北地区,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以卵在花椒、木槿、石榴、鼠李等木本寄主的枝条上,或夏枯草等草本植物的基部越冬。由于棉蚜并

  • 石榴绒蚧

    【石榴绒蚧为害特点】: 该蚧刺吸为害嫩梢、幼芽和叶片。使叶片枯黄,提早落叶,影响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并诱发煤污

  • 石榴枣尺蠖

    【石榴枣尺蠖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l至17毫米,无翅,暗灰色,圆锥形,头小体肥,尾端有黑色绒毛丛。老熟幼虫体长37至40毫米,灰绿色或青灰色,体侧各有10多条黑、黄、灰相间的纵细条纹。蛹长10至15毫米,纺锤形,枣红色,尾端尖,有刺。 【石榴枣尺蠖发病规律】: 1年发生1代。以蛹在树干周围土中越冬。第二年3月下旬开始羽化为成虫。雌虫日落后爬到树上待雄成虫交尾。1天后,在树干、树叉处或树皮缝隙间产卵。卵数10到数100粒。卵期25天左右,枣树发芽,开始孵化,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为孵化盛期,取食枣芽。于5月下旬至6月中旬落地人土化蛹越夏、越冬。幼虫

  • 石榴角蜡蚧

    【石榴角蜡蚧寄 主】: 角蜡蚧食性较杂,主要危害栀子花、月桂、木瓜海棠、木槿、苏铁、南天竹、海桐、月季、山茶、常春藤、木兰、海棠、茶梅、石榴、广玉兰、白玉兰、梅、石榴等花木。 【石榴角蜡蚧为害特点】: 以成虫和若虫寄生在枝条和叶片上吮吸汁液危害,并诱发严重煤污病,致使整个植株发黑,影响生长和观赏。 【石榴角蜡蚧形态特征】: (1)成虫:雌成虫体长5毫米左右,紫褐色。体背、侧面覆盖一层较厚的蜡壳,蜡壳灰白略带粉红色,半球形,背面中央有一向前弯曲的角状突起,体周有8个小的星芒状突,日久,角状突逐渐消失,蜡壳长8毫米左右。雄成虫体长

  • 石榴蚜虫

    【石榴蚜虫形态特征】: 体小而软,大小如针头。腹部有管状突起(腹管),吸食植物汁液,为植物大害虫。不仅阻碍植物生长,形成虫瘿,传布病毒,而且造成花、叶、芽畸形。生活史复杂,无翅雌虫(干母〔stem mother〕)在夏季营孤雌生殖,卵胎生,产幼蚜。植株上的蚜虫过密时,有的长出两对大型膜质翅,寻找新宿主。夏末出现雌蚜虫和雄蚜虫,交配後,雌蚜虫产卵,以卵越冬,最终产生干母。温暖地区可无卵期。蚜虫有蜡腺分泌物,所以许多蚜虫外表像白羊毛球。可用农药或天敌(瓢虫、蚜狮、草蛉等)防治。蚁保护蚜虫免受气候和天敌危害,把蚜虫从枯萎植物转移到健康植物

  • 石榴冻害

    干腐病主要为害树干皮层,使树体养分输送严重受阻;早期落叶病使叶片提早脱落,营养积累差,导致树体营养极度缺乏。因此,要及时防治干腐病和早期落叶病,保护好枝干和叶片是预防冻害发生的重要措施。 【症状】 受冻的果树根、主茎冻死,其地上部停止萌芽、生长,最后部分或全部死亡。 【病因】 11月中旬突然出现强烈降温天气,果树萌芽前,天气又突然降温或持续低温,加速了冻伤程度。栽培的品种抗寒性差,是发生冻害的内因。其为害程度与降温幅度、持续时间、降温陡度有关。降温幅度和陡度大,低温持续时间长,受害重。 【防治方法】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

  • 石榴巾夜峨

    石榴巾夜蛾(Parallelia stuposa)属鳞翅目,夜蛾科。是石榴上常见的食叶害虫。以幼虫为害石榴嫩芽、幼叶和成叶,发生较轻时咬成许多孔洞和缺刻,发生严重时能将叶片吃光,最后只剩主脉和叶柄。 【形态特征】 成虫体呈褐色,前翅中部有一灰白色带,中带的内、外均为黑棕色,顶角有2个黑斑;后翅呈暗棕色,中部有一白色带;端区呈灰褐色,顶角处缘毛呈白色。卵呈灰色,形似馒头。老熟幼虫头部呈灰褐色;腹部第1、2节常弯曲呈桥形,体背呈茶褐色,布满黑褐色不规则斑纹。蛹呈黑褐色,覆以白粉。茧呈灰褐色,表面粗糙。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代数因地域不同而有

  • 玫瑰巾夜峨

    玫瑰巾夜蛾(Parallelia arctotaenia)属鳞翅目,夜蛾科。在国内分布广泛,以幼虫取食嫩叶、花蕾和花瓣,造成叶片花朵残缺不全或花蕾开花异常。幼虫停栖于枝上时,常呈拱立或竖立体态。 【形态特征】 成虫体暗灰褐色,前后翅中部有条白色带,翅的臀角处还可见一斜列小白斑。卵球形,黄白色。幼虫绿褐色被有赫色细点;老熟幼虫体头顶有2块黄白色斑,腹部第l节背面的一对黄白色小斑,第8节背面有一对黑色小斑。蛹红褐色,被有紫灰色蜡粉;尾节有多数隆起线。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24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45月左右成虫羽化,散产卵于叶背,每叶产卵1粒。成虫

  • 石榴介壳虫

    日本龟蜡蚧 俗称介壳虫,属同翅目,蜡蚧科,以若虫固着在叶片或新梢上吸食汁液,并分泌粘液,诱发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牛蛙,使树势衰弱,引起大量落叶、落果,严重时可致绝产甚至全树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雌成长后体背有较厚的白蜡壳,呈椭圆形,长4-5mm,背面隆起似半球形,中央隆起较高,表面具龟甲状凹纹,边缘蜡层厚且弯卷由8块组成。活虫蜡壳背面淡红,边缘乳白,死后淡红色消失,初淡黄后现出虫体呈红褐色。活虫体淡褐至紫红色。雄体长1-1.4mm,淡红至紫红色,眼黑色,触角丝状,翅1对白色透明,具2条粗脉,足细小,腹末略细,性刺色淡。 【发生

  • 石榴木蠹蛾

    石榴木蠹蛾(Zeuzera coffeae)属鳞翅目,木蠹蛾科。以幼虫为害枝干,受害枝上的叶片凋萎枯干,最后脱落。遇到大风,受害枝易折断。 【形态特征】 成虫体灰白色,前胸背板有23对黑纹呈环状排列,前翅密生有光泽的黑色斑点。幼虫体较大,前胸背板黑斑分开呈翼状,腹末臀板为暗红色。蛹红褐色。 【发生规律】 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枝条内越冬。第1代成虫于5月上中旬出现。第l代幼虫为害的枝条67月出现症状;第2代成虫于8月初至9月底出现。成虫产卵于基部,卵孵化后,幼虫从梢上部蛀入,在皮层与木质部之间为害,后蛀入髓部并向上蛀食成直蛀道。老熟后在枝内化蛹。

  • 石榴树虫害识别与防治技巧

    在石榴生长的过程中,会出现虫害现象,严重后果危害石榴果实,导致石榴减产减质,下面小编把石榴树虫害识别与防治技巧分享给大家,帮助大家种植更好的石榴树。石榴树的主要虫害:1.桃蛀螟1.1发生特点桃蛀螟是石榴树最主要的害虫,石榴受其危害,果实腐烂、造成落果或干果挂在树上,失去食用价值。幼虫一般从花或果的萼筒、果与果、果与叶、果与枝的接触处钻入。卵、幼虫发生盛期一般与石榴花、幼果盛期基本一致。1.2防治措施(1)清理石榴园,减少虫源。(2)诱杀成虫。利用成虫趋性,在园内设置黑光灯,糖醋液、性诱剂等诱杀成虫。(3)石榴园四周种植诱集作

  • 石榴茎窗蛾

    石榴茎窗蛾 又叫花窗蛾,在我国大部分石榴产区都有发生,以幼虫钻蛀为害新梢和多年生枝条,使树势衰弱,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严重时可致整株死亡。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1-16mm,翅展30-42mm,淡黄褐色,翅面银白色带有紫泽,前翅乳白色,微黄,稍有灰褐色的光泽,前缘约有11~16条茶褐色短斜线,前翅顶角有深褐色晕斑,下方内陷,弯曲呈钩状,顶角下端呈粉白色,外缘有数块深茶褐色块状斑。后翅白色透明,稍有蓝紫色光泽,亚外线有一条褐色横带,中横线与外横线处的两个茶褐色几乎并列平行,两带间呈粉白色,翅基部有茶褐色斑。腹背板中央有三个黑点排成

  • 石榴保花护果有哪些方法?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世纪农药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石榴花 多数是退化花,可以坐果的完全花一般只有总花量的10%左右。为促其坐果、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可采取以下措施: 1.叶面喷肥 在石榴初花期,用0.5%尿素溶液、1%过磷酸钙浸出液、0.3%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3%硼砂溶液叶面喷施,可使坐果率提高7%至10%。 2.疏花疏果 其退化花非但不能正常结果,而且会消耗树体大量的养分,因此在石榴现蕾后可以分辨出筒状花

  • 石榴冻害发生后如何应对?

    石榴 是喜温树种,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因冻害而造成的损失十分突出。冻害发生时,受冻的果树根、主茎冻死,其地上部停止萌芽、生长,最后部分或全部死亡。那么 石榴冻害发生后如何应对? 症状: 3年生以下的幼树多为根颈部受冻。成龄树多表现为1~2年生枝条受冻。树冠下部枝条冻害较重,中部次之,外围枝冻害重,中央枝干冻害轻。按受害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种: 1、植株死亡 整个枝条皮层及木质部变黑枯死,树干根颈处受冻严重。受冻后主要损伤韧皮部下的形成层,使其由正常的黄白色变为褐色,且依其程度不同变色情况不同,轻度时为暗黄色,中度时为

  • 石榴产生“麻皮”的原因及其防治办法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世纪农药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石榴的生长过程中,从幼果开始出现小麻斑,随着果实的膨大,麻皮面积越来越大,严重影响外观和经济效益,售价每公斤低0.50元左右。现将 石榴产生“麻皮”的原因及其防治 办法介绍如下: 防治麻皮的办法: 1、果园换土。 96年底黄联关镇大德村4组果农刘光华对1亩石榴进行换土,10台小四轮拖拉机用了11天的时间将果园内50厘米厚的安宁河冲积土拉走,又从螺髻山脚下

  • 石榴幼树初春如何防冻?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世纪农药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石榴树 喜温暖,怕冻,特别是幼树期的石榴树抗冻能力较差。应加强水肥管理,保证树体健壮生长,提高树体抗冻能力。那么 石榴幼树初春如何防冻? 防冻方法: 1.合理控水 。多雨年份注意排水,使枝条发育饱满充实,生长后期控制浇水,上冻前浇透水一次。 2.科学施肥 。肥力充足,确保树体健壮充实,提高防冻能力。 3. 喷药保护 。喷施新高脂膜,隔离病虫源并室息式消灭

  • 石榴黑斑病有何症状?如何防治?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世纪农药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近几年来,石榴黑斑病成为榴园主要病害之一,黑斑病会导致石榴减产,大大降低果农收入,而且也会影响产业的发展。那么 石榴黑斑病有何症状?如何防治? 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感病,初为黑褐色小斑点,扩展后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由于叶脉限制少数病斑呈方形或多角形,直径2~3mm,少数大病斑直径可达3~4mm。病斑边缘黑色或黑褐色,稍凸起,中间灰白色,周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