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轮纹病的防治方法

苹果轮纹病又称粗皮病,是一种真菌侵染性病害
  症状:苹果树的枝干在1~2年生枝的皮孔上形成凸起的小瘤状物,在3~5年生枝上,有典型瘤状物,直径在0.3~3厘米不等,会以病瘤为中心形成近圆形至不正形的褐色病斑。患病部位与健康部位之间有较深浅的裂开,后期病组织干枯并翅起,在突起中央的周围出现散生的黑色小粒点(分生孢子器)。而呈粗皮状,故也有称之为粗皮病。赵冬枝干瘤皮病斑中的病菌分生孢子器,具有不断产生孢子的能力,这就是侵染果实的病菌来源。 真菌病害,子囊菌亚门、梨生囊壳饱Physalospora piricola Nose。无性阶段为轮纹大茎点Pacrophoma kawatsukai Hara,属于半知菌亚门。 侵染循环:病菌会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守则在被害枝干越冬。菌丝在枝木病组织上中可存活4~5年,每年4~6月间产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来源。7~8月份孢子散发较多;病部前三年产生孢子的能力强,以后逐渐减弱。分生孢子主要会随雨水飞溅传播,一般不超过10米范围。病菌能在落花后10天左右开始传染幼果。4~7月传染量最多,7月以后孢子散生量降低,这时期果实一般被侵染,被侵染的机会会很少。孢子萌发后经皮侵入果实和枝干,整个侵染过程需要24小时完成。 在枝干上一般从8月中、下旬开始,以皮孔开始形成新病斑,在枝干背面部位发病较多,病斑当年不会产生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在2~3年时才会大量产生。
  发病条件:轮纹病菌是一种弱寄病菌,老弱枝干易被病菌感染。在老树区内栽植的小树也易染病,果实在幼果期不能抗侵染,但不易扩展。过多的施用氮肥的苹果树和树势衰弱的树均发病较重。 在温暖多雨或晴雨相间时期长的年份发病重。在高温干旱特别是生长前期少雨的年份,病害较轻,其发病的原因尚不太清楚,还需进一步研究试验。
  防治方法:苹果树轮纹病的防治应对果树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结合清除树体。要连续几年进行综合防治,才能有效地得到控制病害。要加强苗木管理,培育栽培无毒苗木,发现病毒应及时淘汰。经修剪的病区病枝不宜做支柱用,及时将病枝清理出果园。更不能同新果园接近。对盛果期的大树,主要加强对苹果树,防治病害的各项措施管理。对病斑要及时刮除,这是一项重要的防病措施,对病斑刮除可在发芽前进行,可同时对果树喷洒一次2~3度石硫合剂或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刮病斑后再喷药效果更好。5~7月对果树病斑还可进行重刮。
  以上就是苹果轮纹病的防治方法,如需了解更多请关注--病虫害防治一栏。
  读了此文章的人还读了沙糖桔黄龙病的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