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霉心病有何症状?如何防治?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世纪农药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苹果霉心病又名心腐病、果腐病、红腐病、霉腐病。在我国北方、渤海湾、黄河故道等主要苹果产区都有发生。北斗、富士、元帅系品种(元帅、红星等)发病严重,病果率高达40%~60%。据山东烟台调查,北斗80%以上的落果是霉心病病果;贮藏期的病果率为65%。霉心病病果很快腐烂,不堪食用。



此病在果实贮藏期可继续发展,能造成很大损失。在0℃以上时,随着贮藏温度的提高,发病逐渐加重,特别是达到10℃以上时,心腐率显著增多。那么苹果霉心病有何症状?如何防治?


症状:


果实受害从心室开始,逐渐向外扩展霉烂。病果果心变褐,充满灰绿色的霉状物,有时为粉红色霉状物。在贮藏过程中,当果心霉烂发展严重时,果实胴部可见水渍状、褐色、形状不规则的湿腐斑块,斑块可彼此相联成片,最后全果腐烂,果肉味苦。


病果在树上有果面发黄、未成熟失绿、果形不正或着色较早的现象,但一般症状不明显,不易发现。此外,病菌的侵染还会引起幼果的大量脱落,导致减产。


苹果霉心病的症状在田间有三种表现类型,即褐变型、霉心型和腐烂型。三种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42%,28%,30%。


褐变型主要是心室发生褐变;霉心型主要特点是心室发霉,在心室内产生绿、灰白、灰黑、粉红等颜色的霉状物,只限于心室,病变不突破心室壁,基本不影响果实的食用;腐烂型主要特点是导致果心区果肉从心室向外腐烂,严重时可烂透,直到果实表面,腐烂果肉味苦。


这三种症状类型在田间发生的时间不同。在果实生长早期,霉心病以褐变型出现最多,但是在落果中发现霉心病的果实心室内有粉红色粉状物,而且果柄中心已经褐色腐烂;在苹果成熟期和贮藏期,霉心病以腐烂型为主,切开苹果可以看到心室组织和部分果肉已腐烂。


防治方法:


1.搞好清园


结合冬剪,将树上枯死枝条、干橛、小僵果等枯死部位清理干净,携出园外处理,对减少病菌在树体上的宿存部位、减少菌源数量的作用不容忽视。


苹果树萌芽前,结合其他病虫害防治,对全树连同树下地面仔细喷1次25%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或40%氟硅唑6000~80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清园,此措施对在果园内越冬的病原菌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2.花前花后用药


苹果花序分离期、盛花初期、落花80%时是防治苹果霉心病的最佳时期,根据天气情况喷施药剂防治。若天气正常,没有降雨,可在三个时期分别喷施7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不含硫)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10%多抗霉素1000倍液,或苯醚甲环唑等药剂溶液。


苹果盛花期避免用药。此外还要注意喷药时,尽量不用喷枪,可选用雾化性能好的喷头喷雾,有条件的可选用弥雾机,以下午4时后喷药为宜,以减轻对花器的损伤,减少对坐果率和果形的影响。


3.结合其他病虫害进行防治


在花后幼果期、套袋前也需用药防治。


4.严格挑选贮藏果、严控贮藏温度


对贮藏运输的果实应严格剔除病果、残次受伤果。贮存时采取低温贮藏,保持库内温度在1~3℃,可基本控制病菌生长蔓延,避免采后心腐果的形成;同时还要定期检查,合理安排果品贮存和出库计划,分次分批上市销售,以减少损失。


以上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苹果霉心病的防治要点,可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及时了解原因,更好防止苹果霉心病危害,提醒大家在平时要多注意观察,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想了解更多农药使用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可以到庄稼卫士栏目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