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溃疡病

主要危害叶、果实及枝蔓,严重影响果实产量和果实品质。发病多从茎蔓幼芽、皮孔、落叶痕、枝条分叉部开始,初呈水渍状,后病斑扩大,色加深,皮层与木质部分离,用手压呈松软状。后期病部皮层纵向线状龟裂,流清白色粘液。该粘液不久转为红褐色。病斑可绕茎迅速扩展,用刀剖开病茎,皮层和髓部变褐,髓部充满乳白色菌脓。受害茎蔓上部枝叶萎蔫死亡。基部发病,则上部枝条枯死后,近地面部位或砧木部,又可萌发新枝,叶片发病,病部先形成红色小点,外围有不明显的黄色晕圈,后小点扩大为2-3毫米不规则暗绿色病斑,叶色浓绿,黄晕明显,宽约2-5毫米,在潮湿条件下可迅速扩大为水溃状大斑,由于病斑受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

发生规律病菌主要在病残体或树体病枝上越冬,翌年3月借风、雨、嫁接等活动开始侵染传播,4月下旬为发病高峰期。该病是一种低温、高湿性病害,容易在冷凉、湿润地区发生并造成大的为害。成年树发病重于幼年树,粗放管理区重于精耕细作区,多雨年份重于少雨年份。

防治方法

1、加强苗木检查,严禁从病区调运苗木、接穗和插条,防止远距离传播。

2、增强树势,提高土壤肥力。重施腐熟的农家肥,改良土壤,达到土壤疏松肥沃,以利猕猴桃根系扩展和深扎,及时追施嘉美红利、赢利来,促进养分转化和吸收,猕猴桃应实时挂果,合理负载,科学管理,保持健壮的树势,提高抗溃疡病的能力。

3、冬季把带病菌的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早春结合修剪除去病虫枝、病叶、徒长枝、下垂枝等,以减少传染病源。

4、发现病害时及时刮杆涂药和喷雾:先刮除病斑(将病害树皮、锯末运出园后烧毁),接近好皮时,刮刀消毒后,刮一部分好皮,然后可采用95%细菌灵原粉500倍或60%百菌通30倍或5%菌毒清水剂50倍等药剂进行涂杆,涂抹4-5次,每7天一次,同时结合95%细菌灵原粉2000倍加渗透剂或5%菌毒清水剂300倍加渗透剂等药剂进行喷雾4-5次,每7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