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樱桃大青叶蝉?

大青叶蝉又叫大绿浮尘子,危害桃、李、苹果、梨等果树,还危害各种农作物及花卉蔬菜、林木等100多种植物。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树液并分泌诱发煤污病的蜜露污染树木叶片,使其长势衰弱。同时传播植物病毒。成虫秋末将越冬产卵于幼嫩枝条的皮下,造成大量伤口使枝条失水枯死,影响幼树成活。


大青叶蝉


【形态特征】


成虫为绿色小蚂蚱,体长7.4~10.1毫米,能飞善跳,可左右前后移动,头部颜面淡褐色,复眼绿色。胸背前半部淡黄绿色,其后半部深青绿色;前翅青蓝绿色,前缘淡白,端部透明。后翅烟黑色,半透明。


胸腹腹面及足橙黄色。卵白色微黄,长1.6毫米、宽0.4毫米。长卵形,中间微弯,一端稍细,表面光滑。若虫初孵化白色微黄绿,头大腹小,复眼红色。2~6小时后,体色变淡黄、浅灰或灰黑色。3龄后出现翅芽。老熟若虫体长6~7毫米,头冠部2黑斑,胸背及两侧有4条褐色纵纹直达腹端。


【发病规律】


1年发生3代,各代发生期为4月上旬至7月上旬、6月上旬至8月中旬、7月中旬至11月中旬。均以卵在果树林木嫩枝和枝干部皮层内越冬。


初孵若虫喜群聚取食。寄主叶面或嫩茎上常见10~20个若虫群聚危害,受惊后由叶面斜行或横行向叶背逃避,或跳跃而逃。若虫孵出3天后大多由原来产卵寄主植物上,移到矮小的寄主如禾本科上危害。


成虫遇惊如同若虫一样或跃足振翅而飞,趋光性很强,喜集中在潮湿背风处生长茂密、嫩绿多汁的寄主上昼夜刺吸危害;经1个多月的补充营养后才交尾产卵。


雌虫交尾后l天即可产卵。产卵时雌成虫用锯状产卵器刺破寄主植物表皮形成月牙形产卵痕、成排的卵块即分布于表皮下,每块有卵2~15粒,每雌产卵3~l0块。夏季卵多产于禾本科植物的茎秆和叶鞘上,越冬卵则产于木本寄主幼嫩光滑的枝干上、以直径1.5~ 5厘米的枝条着卵密度最大,苗木、幼树、成龄树着卵部位均和此相关,着卵枝条常在越冬时死亡。卵期夏、秋季9~15天,越冬期则长达5个月以上。


【防治方法】


1.春季果树修剪时剪除有虫卵枝条,减少虫源。


2.成虫盛发期间,可采用人工网捕和利用灯光诱杀。


3.若虫、成虫盛发期,可用40%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或2.5%溴氰菊脂乳油2500倍液喷杀。


4.秋季及时清除杂草,并对树下部枝条及地面进行药剂防治,消灭成虫,也可在秋末用石灰水进行枝条涂白防止产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