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侵染性流胶病

【病原与发生规律】有性世代为Botrtysphaeria ribis,称茶藨子葡萄座腔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世代为Dothiorella gregaria,称桃小穴壳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在病枝里越冬,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散发出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主要经伤口侵入,也可从皮孔及侧芽侵入。一年中有2个发病高峰,第1次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第2次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以后就不再侵染为害。因此防止此病以新梢生长期为好。【防治方法】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势。增施有机肥,低洼积水地注意排水,改良土壤,盐碱地要注意排盐,合理修剪,减少枝干伤口。预防病虫伤口。药剂防治可参考桃树病害―桃树侵染性流胶病。

柑橘苗
桃子苗
李子苗
梨子苗
葡萄苗
猕猴桃苗
蓝莓苗
樱桃苗
杨梅苗
无花果苗
柿子苗
枇杷苗
栗子苗
果桑苗
草莓苗
石榴苗
苹果苗
嘉宝果苗
树莓苗
西梅苗
枣树苗
杏子苗
油茶苗
菲油果苗
苗木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