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冬季异常落叶如何预防?
柑橘类果树不同于冬季落叶的落叶果树,除用作砧木的枳以外均为常绿果树。柑橘叶片的寿命通常为2~3年,若冬季异常落叶(超过20%),就会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那么柑橘冬季异常落叶如何预防?
危害:
异常落叶对柑橘类果树为害极大,有机养分的大量损失不仅影响柑橘的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严重时还会导致植株死亡。
花芽分化前出现落叶:则翌年花量减少,甚至无花,抽发的春梢多而纤弱。
花芽分化完成后落叶:则翌年花多、花质差,多数是无叶花,坐果率低,树势变弱。
原因:
1、天气因素
强风:冬季常有风害,强风为害会对柑橘树体造成机械损伤,出现叶片大量脱落,枝干断裂等情况。
低温:冬季气温较低,当气温低于柑橘可耐受最低温并持续一段时间,会导致内部结冰、脱水,树体落叶、枝梢冻死、甚至树体死亡。
干旱:冬季雨水少,气候比较干燥。土壤干旱时,根系活动微弱,限制了对水分的吸收,破坏了对植株正常的水分供应,致使叶、梢因失水而出现卷曲枯萎现象,严重时大量落叶。
2、养分供给
在冬季的时候,气温低,植物酶活性降低,柑橘根系吸收水肥能力低,光照也比较少,光合作用效率低,制造光合营养少。
但是,柑橘的呼吸作用没有同步降低,树体消耗光合营养的速度大于制造光合营养的速度,如果树体内储存备的有机营养不足,树体就会迅速衰弱,叶片变黄,落叶。树体有机养分不足的原因包括:
①挂果量大,功能叶片少,有机养分制造不足。
②树势弱或虚旺、代谢紊乱。
③根系或土壤问题,营养供给障碍。
3、病害虫害
主要病害:黄龙病、炭疽病、脂点黄斑病、线虫病、疫菌褐腐病、褐斑病等。
主要虫害:红蜘蛛、锈壁虱、介壳虫等。
4、农事操作
一次性采果:容易因为营养大量流失,采后若没有及时补充树体营养,易引起落叶。
环割促花:环割过重或环割不当,伤口愈合慢,会导致光合作用产物长时间无法运输到根部,使根系受损严重,特别是伤到了木质部,还会影响矿质元素的运输,叶片黄化,树势衰弱,引起大量落叶。
果园郁闭:叶片的生长需要有适当的光照。树形差,常年不修整,会导致树冠郁闭,光照不足,内膛叶片增大变薄甚至黄化,引起内膛落叶。
药害肥害:石硫合剂、松碱合剂、机油乳剂等药剂使用过量,容易引起落叶;肥料浓度过高或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导致烧根,而引起柑橘大量落叶。
预防措施:
1、加强树体营养
采果前后,树体养分消耗大,若得不到及时补充,会导致冬季的严重落叶,影响花芽的正常分化和分化后的春梢、叶、花的生长发育。
对于已挂果的中庸树,采后及时施用冬肥。
对树势较弱的树,可在采收前一周,施用少量复合肥,后赶在休眠期前下冬肥。
对于留树保鲜的树要在12月中旬对果树进行有机液肥的淋施,以补充果实长时间挂在树上所消耗的养分,以利树势恢复。
2、注意防寒保暖
冬季气温偏低,柑橘易受寒害、冻害,特别是抽冬梢的树更易受冻。受冻后会造成树体落叶、枝梢冻死、甚至树体死亡。
具体可通过培土、覆膜,冰冻前叶面喷高纯磷钾源库等措施防寒。特别提醒果农,要时刻关注天气情况,及早做出预防。
3、防治病害虫害
红蜘蛛、炭疽病、脂点黄斑病等是引起柑橘冬春大量落叶的重要原因,要注意防控。
对于因线虫病引起的落叶,在用药后注意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根施型),以帮助恢复根系活力。
特别要说明的是,黄龙病树在冬季大量落叶是比较常见的,一旦发现,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要及时处理。
4、规范农事操作
合理用肥用药,避免药害、肥害发生。
干旱不仅影响根系活力及吸收,还易诱发红蜘蛛,在干旱时要及时灌跑马水。
若环割后引起落叶,应及时对环割枝进行叶面追肥并用绿色薄膜或电工胶带包扎伤口,以利其愈合。

柑橘苗
桃子苗
李子苗
梨子苗
葡萄苗
猕猴桃苗
蓝莓苗
樱桃苗
杨梅苗
无花果苗
柿子苗
枇杷苗
栗子苗
果桑苗
草莓苗
石榴苗
苹果苗
嘉宝果苗
树莓苗
西梅苗
枣树苗
杏子苗
油茶苗
菲油果苗
苗木前沿



































































































